如何解读《西游记》小说的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关系( 三 )


总之,对取经集团来说,这笔隐蔽的财产并非不义之财,但数量太大,不免有些扎手,因为它违背佛教不蓄财的教条,有“贪”的嫌疑 。但它又为取经集团功成之后所必需 。为解释清楚这一点,我们不得不绕远一点 。
佛菩萨们的产业
西游记围墙之内,佛、菩萨都是有道场的 。如来的道场在西方灵鹫山上,非常宏大 。取经僧到“雷音寺山门之外”,要进去见如来,如来在大雄宝殿上,有三道山门,殿宇深沉 。(第九十八回)整个建筑群也七宝庄严,非同寻常,还有宝库 。(第五十二回)

如何解读《西游记》小说的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关系


道场的摊子拉得这么大,要维持它正常运转,日常开支自然需要不少钱 。所以,唐僧取得经后,阿难、迦叶索要人事,佛祖明知,却替二人开脱 。如来也有如来的苦处,没钱不行 。而取经集团却没有理解如来的苦心 。唯恐稍背如来戒律,将受严罚,甚至取经正果也会泡汤 。所以,不但不献钱财;甚至那个犀角,也不敢拿出奉献 。——因为,悟空在如来面前一棒打死六耳猕猴时,如来颇为不满,惹得这猴子征用了六七百年后才实行的大明律来给自己辩护!(第五十八回)——这时你拿出一只犀角,那不是杀生破戒的明证嘛——顶风作案!
观音菩萨的道场在南海落伽山,产业也不小 。菩萨又有女性的细腻,经营产业,一草一木都照顾到 。她借着救助取经事业,还收了熊罴怪做守山大神,看管落伽山;(第十七回)收了红孩儿,做 “善财童子” 。(第四十二回)公私两济,双赢!再如,弥勒佛收服私自逃脱的黄眉童子,问他拐带的金铙何在 。童子说,金铙被孙悟空打破了 。弥勒佛道:“铙破,还我金来 。”要悟空和他一道找回那些碎金子 。(第六十六回)有人忍不住慨叹:“佛祖也只要金!”(李贽评点本《西游记》,齐鲁书社1991年版,P908)
佛、菩萨的这些行为,取经集团自然看在眼里 。取经僧,都是有罪要救赎的,他们并不知道取经成功后,地位、待遇将如何 。直到孙悟空被唐僧再次驱逐,如来要悟空重回取经队伍,许诺,“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第五十八回)悟空由此得知取经成功后,自己也要成佛作祖,作为师父的唐僧届时位置更上,自不必说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要考虑,成佛作祖后,建立道场的事 。说到底,他们需要一大笔钱财 。这个隐蔽的财产由此显得必须保有 。
最后的小金库
这笔隐蔽的财产,刚开始应该就在行李内 。在女儿国,行者曾说,“行李见今沉重” 。(第五十四回)西行至此,行李中都是日常用品,只有在火云洞收集的那批宝物会造成“见今沉重” 。唐僧遇见拦路强盗,说,行者腰里有盘缠;行者也解下包袱,说,“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 。(第五十六回)可能是骗强盗的缓兵之计,不过“马蹄金”、“粉面银”倒极可能就是隐蔽财产的一部分——因为即使是谎话,它也只有在包含有真实成分时才可能被取信 。取经的行李,曾被六耳猕猴化成的假行者抢走,放在花果山水帘洞内;又为八戒,趁真、假悟空都不在,取回,“当时查点,一物不少” 。(第五十八回)由于悟空打死强盗,唐僧第二次把他逐出取经集团,八戒、沙僧都在眼前,一句劝谏唐僧、挽留行者的话都没有!显得很奇怪 。因为,悟空被开除,对八戒、沙僧是有好处的 。都以为悟空被老魔吃掉了,唐僧哭得满地打滚,八戒、沙僧竟然无动于衷,在那里迫不及待地分行李!(第七十六回)
二人分的行李中极有可能包含那笔隐蔽的财物;但此后不久,它就转移了 。在镇海禅林寺,唐僧生病了,哭哭啼啼地,要悟空送一封信给“太宗皇帝” ;行者一口答应 。此时八戒上前道:“师兄,我们趁早商量,先卖了马,典了行囊,买棺木送终散火 。”(第八十一回)八戒的话,表明那笔财物已不在行李内 。唐僧突然要悟空往长安送信;可能是受他不久前成功转移财宝的启发 。这里距离天竺非常近了,为了不惹是非,再受谴责、惩罚,他们必须慎之又慎——取经集团及时地转移那笔财物,正是谨慎的表现 。为取经集团的将来、为唐僧和自己的成佛作祖,自然要妥善安置这笔隐蔽的财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