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华鳖抗病能力


中华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喜食鱼虾、昆虫等,也食水草、谷类等植物性食物,并特别嗜食臭鱼、烂虾等腐食,耐饥饿,但贪食且残忍,如食饵缺乏还会互相残食 。中华鳖4月~5月在水中交配,待20天后产卵,并多次性产卵,至8月结束 。通常首次产卵仅4枚~6枚,在繁殖季节一般可产卵3次~4次,5岁以上雌鳖一年可产50枚~100枚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鳖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病害,给养殖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增强中华鳖抗病能力 。
一、培育优良品种
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可采用人工杂交、选种等方法进行,也可用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育种,但这些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提高鳖种质的抗病力,现阶段养鳖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配备适当的野生鳖作为亲本 。
2.亲鳖应体格健壮,外形完整,体色正常,皮肤光滑,裙边肥厚、坚挺,背甲后缘没有皱纹,抗病力强;若发现伤、病、残、畸形的鳖,应予清除,不能用作亲鳖 。
3.避免近亲交配,提高鳖的遗传品质 。
4.尽量不用高龄鳖进行繁殖 。
二、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宗旨就是创造一个适合于鳖生长的良好环境和营养条件,培养体质健壮的鳖,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无疑,鳖抗病能力的强弱与饲养管理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 。增强鳖的抗病能力的饲养管理技术主要有:
1.尽量就地培育稚、幼鳖和选育亲鳖 。此措施既可保证其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也可避免从外地引种时将病原体带入,或引入受伤的鳖,而导致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 。
2.合理放养 。一是密度要合理 。合理的放养密度,不仅不会降低养殖效率,而且还会缓和个体之间争空间、争氧气、争饲料的矛盾,减缓水体污染的速度,增强鳖的体质,反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是按照不同规格分级分池养殖,避免弱肉强食的现象出现 。三是在稚幼鳖养殖阶段,养殖一段时间后,要调整养殖密度,要按大小重新分级 。
【增强中华鳖抗病能力】3.“四定”投饲 。“四定”的内容是定时:1天2次,上午9时~10时,下午4时~5时各1次;投喂次数过少,饲料利用率低,一次吃不完,残饵易腐败;投喂次数过多,频繁出入鳖池,干扰鳖的正常生命活动 。定位:设置固定饵料台,这样有利于检查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避免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饵料常投喂在饲料台靠近水位线边,活鲜饲料还可以的量挂喂 。定质:投喂新鲜、无腐败变质、营养全面和适口的饲料 。定量:投喂量一般以投喂两小时吃完为最适量,稚、幼鳖每天投喂量干物质一般为其体重的3%~5%,最多不超过6%,成鳖、亲鳖投喂干物质的量约为体重的1%~1.5%、投喂活鲜饲料的量约为体重的5%~10%或更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