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越冬鱼池冰下增、补氧技术

【冬季越冬鱼池冰下增、补氧技术】鱼类越冬环境中的各种理化条件,最重要的就是水中的溶氧含量,这是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 。水中的溶氧丰富,可促进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这对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尤为重要 。但在漫长的冬季,越冬池的缺氧也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行之有效的补氧方法,科学的实施冰下增氧,可化险为夷,保证鱼类越冬安全 。
冬季越冬池冰下增氧方法主要有生物增氧、注水补氧、循环水补氧、机械强化增氧、充气补氧和化学增氧等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我地区常用的前四种增氧、补氧方法及应用技术要点 。
一.生物增氧
越冬池封冰后水中氧的主要来源是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而,保持水中一定数量的的浮游植物就可以不断地补充水中的氧气,满足越冬鱼类的需要 。
生物增氧的主要措施是越冬池注水时,应保证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尤其是引用地下水时要特意的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但数量一般不要超过1/5),作为引种之用 。如果越冬池水质清瘦,可以施用少量化肥提高水的肥度,每亩用量为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5--1.0千克 。但不能施有机肥,以免增加耗氧因子,造成水质污染 。施肥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临封冰前或封冰后进行,以免藻类过早繁殖 。越冬水体水深应在1.5米以上,透明度应保持在50~80厘米,藻类的生物量在20~50毫克/升较为适宜 。浮游植物过多和过少都不好,特别是越冬初期水的透明度应大些,这样在封冰后,可自然的繁殖喜低光照的鞭毛藻类对提高增氧效果有利 。当剑水溞和轮虫较多时,为减少耗氧可用0.7ppm敌百虫进行杀灭 。除此以外,要保持明冰,增加冰的透光率,下雪过后要及时清扫 。实践证明,生物增氧是静水越冬池最简单、最经济有效的增、补氧方法 。
二.注水补氧
采用注水补氧法,一定要提早进行,以防止因缺氧而一次注水量过大或注水时间过长,导致越冬池水温的急剧变动及鱼类的频繁活动消耗体力 。因此,每次注水的时间和注水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应适当的加以控制,这一点要特别引起注意 。
因注水补氧所用水源的不同,注水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下面分述如下 。
1.引取河水和大水面的水补氧
当引进河水和大水面的水补氧时,要注意水源的水质和溶解氧含量,水质要符合养鱼用水标准 。如果水源的含氧量较低时,可使水流经一段渠道或提高落差,先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再注入越冬池 。据测定水流的落差为90厘米时,注入越冬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1.7毫克/升,将落差提高一倍,氧量可达2.2毫克/升;再把流程增加11米,氧量可提高到5.6毫克/升 。当水源混有污水时,还是不用为好 。
2.提取地下水补氧
使用机井作为水源补氧,要注意井水(也包括泉水),一般含氧量低,同时还含有一些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所以,必须注意冬季使用井水补氧,要将流程设计在20米以上,以增加井水的溶氧含量和释放有害气体 。此外,采用地下水补氧时,还要注意水中的铁含量,如井水的含铁量高,千万不要将水直接注入越冬池 。因为,低价铁在氧化时要消耗水中的氧,而且氧化铁很容易粘附在鱼的鳃丝上,妨碍鱼的呼吸,过多的铁还会抑制浮游植物的繁殖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增氧效果 。因此,凡含铁较多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暴气、氧化和沉淀后,才可少量注入越冬池 。
3.取临近池塘水补氧
使用临近池塘的水补氧,也要先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尽量提高注入越冬池水的氧含量,以提高补氧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