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技术措施

【甲鱼养殖技术措施】1选择适宜环境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 。甲鱼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污染 。河、湖、水库水最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 。
甲鱼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可利用其内脏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甲鱼,降低成本,且根据养殖对象不同而分别设计 。
甲鱼虽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质好坏对甲鱼生长十分重要 。幼甲鱼宜保持水深0.3~0.4米,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也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改善水质 。成甲鱼池每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
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调节和饲料的合理投喂 。
2科学放养苗种
放养前养殖池塘须认真清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在放养前10天用强灭灵400~500倍直接喷洒消毒即可 。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养池,可在放养前10天用强力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是室外土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后用生石灰每亩20~30公斤加腐植酸钠(黑土)15~20公斤 。
甲鱼苗来源一般为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也有市场上大小不等的野生甲鱼 。应选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体色鲜润,品种优良,产地明确的苗种 。不管哪种甲鱼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甲鱼体消毒后应马上放养于池中,切忌长时间高密度集养,放养时如是甲鱼种可贴着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开食的甲鱼苗,可直接用手捧起撒于池中即可 。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亩投2~3龄幼甲鱼100~150公斤,最多不得超过200公斤 。从苗直接养成成甲鱼,平均每平方米1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从苗培育成甲鱼种,平均每平方米2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从甲鱼种养到成甲鱼,精养水泥池每平方米5只,如是泥塘精养为每平方米1只 。
从温室移至外塘进行养殖时,应注意温差不要太大,搬移时最好选择在早晨阴凉天气,操作时尽量减少损伤和相互撕咬,以免入池后发病 。定期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一般每隔20~25天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环保药物交替使用消毒 。
3加强饲喂管理
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 。幼甲鱼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 。成年甲鱼喜摄食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尤喜田螺、蛤蜊等软体动物,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在甲鱼喜食的饵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混合后投喂 。
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 。投料时应采取投喂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 。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
投饵应遵循“四定”原则 。即定质、定点、定时、定量 。定质是除了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比外,要求绝不投喂变质腐败的饲料;定点即在固定的食台或食场投喂,这样既可掌握吃食情况,又了解甲鱼的生长情况,同时也便于清洗消毒 。定点除室外精养塘食台从开始放养起就固定水位外,室内池要根据甲鱼的规格大小不断调整;定时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甲鱼的规格调整投饲时间和次数,成甲鱼养殖阶段为1天3次,即第一次早上6时,第二次下午1时,第三次晚上7时 。定时既要考虑甲鱼的摄食时间,又要考虑饲料在甲鱼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使餐与餐之间时间距离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虽然目前已制定出各个生长阶段的投饲率,但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准确测定当时存塘的实际体重,所以投饲量应在前餐的基础上根据其实际吃食情况灵活调整,一般调整幅度为5%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