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蜕壳,对虾才能长得快

5月,春夏交际,经过料峭春寒,气候逐渐温暖适宜,对虾的生长速度会明显飙升 。要想对虾长得快,首先得让对虾正常蜕壳硬壳,那么甲壳健康调理就成了这个时期最主要关注的问题 。
有人曾问笔者,对虾养殖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答案很多,算来算去,非蜕壳莫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蜕壳过程决定了对虾的生死:蜕壳时间偏短说明对虾蜕壳非常紧急匆忙,说明缺乏安全、安静蜕壳的区域(一般密度过大所致),不能很好的把褪下来的甲壳充分利用掉(池底能捞出大量较为完整的虾壳);蜕壳时间偏长(蜕壳障碍或蜕壳不遂)对虾体质会大幅下滑,最终诱发纤毛虫、褐斑、肝萎缩以及慢大等问题,严重的还会直接耗尽体能出现偷死;蜕壳周期偏短对虾会软壳、肌肉白浊、抽筋(弯弓);蜕壳周期偏长对虾则会出现老壳、毛壳(纤毛虫)、黄壳、黑壳;蜕壳后硬壳过快(总硬度偏高、重金属离子偏高),对虾常会出现甲壳偏硬、黑壳、甲壳表面粗糙症状;蜕壳之后硬壳过慢不仅会引发纤毛虫、褐斑、分节、黄身、红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畸形和自残出现;无法硬壳的自然就没有存活的可能了,软壳一久很容易被其他虾吃掉,关键是这种软壳虾死亡很难发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偷死”,而养虾最终的产量低,这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这些还仅仅是蜕壳过程常出现的问题,若是环境其他因子还有问题,那出现的甲壳异常就更多了 。
研究认为,对虾一生需要蜕壳40余次,而人们养殖对应的只是对虾生命中间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不需要那么多次 。对虾苗期蜕壳周期较短,相对频繁(短则半天一天一次,长则三四天一次),越到后期蜕壳周期越长(短则一周,长则半个月甚至20多天),所以满打满算下来,养殖期间对虾大致会蜕壳25次~30次左右 。
既然对虾养殖期间会蜕壳如此多次,而每一次蜕壳事关对虾生死,那么养殖者就必须详细了解对虾蜕壳的整个过程以及蜕壳过程中须要掌握的注意事项 。
蜕壳前期:当对虾机体营养积累到一个程度,现有甲壳的大小已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这时就会有一部分营养开始逐渐转化为蜕皮激素 。而这个积累蜕皮激素的时间里,对虾会在池底到处游窜,以寻找合适的蜕壳场所,所以有经验的养殖者常会通过池水某些区域(一般不是对虾主要的摄食区域)突然的浑浊来判断对虾集中蜕壳的大致日子 。
当蜕皮激素积累足够时,甲壳之下的表皮细胞就开始分泌能软化几丁质的组织液,逐渐软化甲壳 。这个时候开始,对虾机体变得脆弱,一旦受到攻击,就很容易导致蜕壳出现异常甚至蜕壳失败 。所以养殖密度较高时,蜕壳期就难免看到零零星星的被摄食一空的虾壳 。而这个时期对虾的胃口还没受太大的影响,反而有时会出现吃得略快的短暂现象,养殖者必须根据水质、底质、甲壳以及对虾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是蜕壳前的爆料,这个时期要适当加半餐(增加一餐,但料量只喂平常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
蜕壳中期:当甲壳软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虾会通过机体调节渗透压,大量吸水(此时出问题就会出现鳃盖水肿),促使机体膨胀变大,以撑破软化甲壳(若是撑不破甲壳就会出现双层壳) 。这个过程中,对虾会配合机体膨胀,身体弯曲到一个平常难以做到的程度(接近180度),从而让背部的甲壳破裂开来,再从背部开始,自中间的腹甲、虾腿到两端的尾扇、头壳,最终整个虾体脱壳而出(若是这个阶段时间过长或环境不佳,就会出现甲壳吊在头上或尾柄上,当然这些虾绝大多数都是已经死亡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