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翻译成现代汉语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是谁写的

吃的是竹笋 , 盖房子用的是竹瓦 。出自:《记岭南竹》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 , 与当时中原相阻隔 , 闭塞 , 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岭南的人 , 应该为竹子做出的贡献而感到惭愧 , 应当对竹子怀有愧疚之心 。

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翻译成现代汉语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是谁写的


原文:
记岭南竹宋/苏轼
记岭南竹岭南人 , 当有愧于竹 。食者竹笋 , 庇者竹瓦 , 载者竹筏 , 爨者竹薪 , 衣者竹皮 , 书者竹纸 , 履者竹鞋 , 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苏轼文集》
译文:
岭南人应有愧于竹子 , 吃的是竹笋 , 房上盖的是竹瓦 , 过河乘的是竹筏 , 烧的是竹子 , 穿的是竹皮 , 写字用的是竹纸 , 穿的是竹鞋 , 真可以说一天也不能没有竹子 。
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翻译成现代汉语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是谁写的


鉴赏:
竹之高节 , 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赏叹 。
“欲见凌冬质 , 当为雪中看”(阴铿) , 赞的是它披雪直上的贞质;“呵 , 你未出土时便已有节 , 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管桦) , 叹的是它劲拔谦挚的虚怀 。
所以 , 王子猷喜爱植竹 , 吟啸之际 , 便忘情而呼:“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郑板桥喜爱画竹 , 山石之畔 , 总要有几竿“经春历夏又秋冬”的飒飒竹韵相伴 。
竹之成为某种精神寄托 , 正与松菊兰草一样 , 在志士仁人心目中 , 坚挺地竖立了千百年!
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翻译成现代汉语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是谁写的


苏东坡也爱竹 。
早在谪居黄州时 , 他就曾以“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 , 表达过对它的低回流连之情;而今再贬岭南 , 他又欣喜地发现了竹的另一些闻所未闻的好处:食者竹笋 , 庇者竹瓦 , 载者竹筏 , 爨者竹薪 , 衣者竹皮 , 书者竹纸 , 履者竹鞋 。
其实还可加上“射者竹箭 , 卧者竹榻 , 居者竹楼”等等 。
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竹 , 本是远离世俗的幽人 , 伴石而栖的高士 。它之被词人墨客所称叹 , 终究还是作了诗中、画上的点缀 。
【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翻译成现代汉语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是谁写的】而在这里 , 它却从虚幻难即的幽雅之梦中醒来 , 以活生生的事实 , 证明了自身存在的真价值;在这里 , 它才从山野走向村舍、都市 , 意气昂昂地闯入了人们的实际生活 , 逼迫人们正视它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