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鸭常见病中传染病危害最大,传染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所致,其流行和发生一般需要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鸭群三个环节 。因此,掌握鸭病发生特点,控制传播环节,做好防疫治疗,方可保证养鸭效益 。

鸭瘟

本病仅限于雁行目禽类,如鸭、鹅、天鹅等 。鸭群突然出现持续存在的高死亡率,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2℃,翅膀下垂、伏地不起;病鸭头颈部肿大;喙、脚和黏膜呈蓝色;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或外翻,并覆盖绿色假膜,剥离后留有疡面 。鸭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内脏器官有血斑点;皮下组织水肿;部分鸭头颈部肿大;口腔黏膜有黄色坏死性假膜覆盖,用刀刮去假膜,可见到黏膜出血浅,溃疡食管黏膜表面覆有黄色或草黄色假膜,呈小斑块状或条索状;泄殖腔严重充血、黏膜表面覆有棕黄色或绿褐色的坏死痂块,不易剥离 。

防治 加强鸭舍环境的卫生控制,注意定期进行消毒 。应按照免疫流程进行疫苗接种,禁止从非免疫区购入雏鸭或种鸭 。如发现有患病鸭,立即对全群进行隔离,紧急接种鸭瘟弱毒疫苗,肌肉注射1羽份,1天后可以产生免疫力 。早期治疗可用氨苄西林钠200克,盐酸环丙沙星100克,配合黄芪多糖提纯原药100克,加水混合饮用,之前控水1~2小时,1次饮完,连用3~5天 。

病毒性肝炎

本病发生于5~10日龄雏鸭,成鸭不发病,初次发病鸭在2~10天死亡率达90%,10~18日龄死亡率达40%,18~28日龄死亡率达20%以上,28天以后死亡率很低 。患病鸭跟不上群,停止运动,蹲伏并半闭眼,呆滞,厌食,身体侧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向后背部后仰,出现症状后1小时左右死亡 。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有点状或淤斑状出血,颜色不一,日龄小的呈土黄色,日龄大的呈灰红色,色淡,表面斑驳 。

防治 种鸭在产蛋前2~4星期接种鸭免疫弱毒疫苗,间隔6星期后再免疫1次 。初生雏鸭用弱毒疫苗免疫,肌肉注射或足蹼皮内刺种 。也可给雏鸭注射血清或卵黄抗体 。对发病鸭群及时免疫注射血清、卵黄抗体,患病早期鸭用利巴韦林100克加水200公斤饮用,用前控水1~2小时,或用黄芪多糖提纯原药100克加盐酸环丙沙星100克混合后加水250公斤,让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3天 。

传染性浆膜炎

本病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1~8周龄的雏鸭易感本病,但种用鸭极少发生 。如果饲养环境条件不好可诱发本病,如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室内潮湿、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特别容易引起本病的流行 。本病主要由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病鸭污染的空气等途径传播 。病鸭神态倦怠,运动失调,头颈震颤,昏睡 。眼、鼻有分泌物流出,轻度咳嗽或打喷嚏,排淡绿色粪便 。心包膜、肝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严重的病鸭有神经症状,头颈向身体右侧弯转90度,呈S型 。

防治 1~2周龄雏鸭使用氧氟沙星饮水,50克氧氟沙星加水200公斤,每天1次 。如果鸭群已患病可使用头孢安泰(主要成分为硫酸丁胺卡那、头孢噻肟钠、肠道修复因子)100克加水300公斤给其饮用,每天1~2次,连用3天;浆膜净(主要成分为氨苄西林钠、盐酸环丙沙星)100克加水100公斤给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3~5天;肠力素(硫酸黄连素、头孢哌胴钠)100克加水250公斤给鸭饮用,饮前控水,每天2次,连用3天 。同时可用四黄提纯原药(主要成分为黄芪、黄连、黄柏、大黄)拌入饲料,从而促进药物的快速吸收,提高机体抗病力及免疫机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