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病高发季不得不防

日前是华南气温、水温最低的季节,预测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小瓜虫病将会大幅上升,甚至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出现流行和暴发,某些低温期易发的病毒性病也有发生的可能,养殖户朋友们不得不防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淡水鱼的小瓜虫病 。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 。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能快速致死病鱼,所以要控制该病,必须进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当然,对该病的最好预防措施是防止鱼体感染和发病 。小瓜虫病为我国三类水生动物疫病 。
【小瓜虫病高发季不得不防】病原
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个体较大,身体浑圆像个球体 。其成虫大小为350-800微米×300-500微米,肉眼可见 。多子小瓜虫是一种专性寄生虫,只有依赖宿主鱼才能生存,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幼虫期和包囊期,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 。
每个小瓜虫周身长满短而密的纤毛,这些纤毛排列很有规则 。成熟虫体内有一个马蹄形大核,虫体前端有一个像“6”字形的漏斗状胞口,小瓜虫由此而进食 。
小瓜虫有时也呈长椭圆形,身体前端有一钻孔齿,体后有一条细长的尾毛,大核呈香肠形或棒状 。它依靠前端的钻孔齿,不断的钻动,幼虫就可以钻入鱼的皮肤或鳃中寄生,而鱼因此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性物质将幼虫包围,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小囊泡 。但被包围在小囊泡中的幼虫照样可以利用鱼的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进一步发育成虫 。它长大为成虫后,往往破囊而出,漂落于水体中 。成虫在水体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就静止下来,停在水池中其他物体上,然后虫体本身分泌一层胶质膜包围着虫体,形成包囊 。这时包囊内的成虫以二分裂法繁殖出数以百计的小纤毛幼虫 。后来,幼虫冲破包囊,又攻击其他鱼体,再在鱼体皮肤或鳃上形成前面所见的小囊泡,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此虫繁殖快,特别是在水温16℃-25℃间更适合它的生长繁殖,因此,该虫具有暴发性发病特点,多数淡水鱼类深受其害 。尤其是对金鱼危害更大,严重时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 。鳃组织被大量寄生时,黏液增多,鳃小片破坏,影响呼吸 。病鱼反应迟钝,缓游于水面,不久即死亡 。鳗鱼感染小瓜虫后,三类苗增加,畸形率高,免疫力下降,易造成继发性感染,发生脱黏败血 。
临床症状
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的鳃和体表,鳃的部位主要是第一和第二片鳃的两端角,体表主要在背部和两侧,尾部较少 。当病情严重时,躯干、鳃、鳍、头、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
诊断
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粘胞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疾病,因此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 。如没有显微镜,则可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淡水的白磁盘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虫滚动在水中游动,即可做出诊断 。
流行规律
小瓜虫病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对宿主无选择性,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受其寄生,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更易发此病,从鱼苗到成鱼各年龄组的鱼类都有寄生,但主要危及鱼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