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中的纳征是什么意思?

01、纳征,也称纳币,古代结婚六礼第四礼 。男家在纳吉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 。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 。征,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 。

古代婚礼中的纳征是什么意思?


纳征,也称纳币,古代结婚六礼第四礼 。男家在纳吉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 。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 。征,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男方常备有礼单和装礼品的箱笼,在媒人和押礼人护送下,由人挑抬至女家 。女方则以聘礼中的食品退回男方,称回礼 。或女方将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回礼 。聘礼数量及种类,多取吉祥如意,数目取双忌单,如束帛为十端,俪皮为成对的鹿皮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此阶段聘礼,大都以金钱代之 。
纳征周人谓之“人币” 。周时对嫁娶人币的物质和数量都有明文规定 。《周礼?地官?媒氏》载:“凡嫁子娶妻,人币纯帛,无过五两 。”《郑氏注》云:“‘纯,实继字也,古细以才为声.纳币为细,妇人阴也,凡于娶礼,必用其类,五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 。士大夫乃以玄熏束帛,天子加以谷圭,诸侯加以大璋’ 。《杂记》日:‘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郑玄在这里已把婚礼纳征之意义说得很明白了 。周时尚无金属货币,所以用布帛为通货,谓之“币帛”,亦称“细帛”,其数量是以五两为限,就是十匹,色泽数量,都是象征阴阳五行的观念,若以帛两端计长两丈之数,则五两共成十丈,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厚礼了 。
《白虎通》对纳征礼物亦有记载,其卷四《嫁娶》云:“纳征玄镇、束白、离皮,玄三法天,维二法地也 。阳奇阴偶,阴阳道之大也 。离皮者,两皮也 。”《仪礼?昏礼》玄维束帛注:束帛,十端也 。纯帛不过五两,每两十端也 。必言两者,欲其配合之名 。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则每端两丈 。……古者两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五两故十端也 。……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为五两,一束谓十个,两个合为一卷,是束五两也 。”
古代婚礼中的纳征是什么意思?


陈祥送所著《礼书》,对纳征礼物叙述也很详细 。他说:“纳征玄续,束帛、俪皮,如纳吉礼 。郑氏日:‘束帛,十端;俪,两也.执束帛以致命,两皮为庭实’ 。皮,鹿皮 。《周礼》日:‘凡嫁子娶妻,人币纯帛,无过五两’,释日:‘实细字,士大夫乃以玄续束帛,天子加以谷圭,诸侯加以大璋’ 。然考之于史,曰‘锦绣千纯’.则纯匹端也,《周礼》所谓纯帛,乃匹帛也 。郑改为绷、误矣 。匹帛无过五两,则庶人不必五两,:t大火不得过焉,非谓庶人用细,大夫用玄绣也 。先王之制婚礼,其用财不过如此则妇之所饰可知矣.”据以上说法可知,周时纳征财物,有皮帛两种,皮即兽皮,也就是鹿皮;帛就是布帛.其数量常因社会阶级和经济环境不同而有差异 。自《周礼》定制开始,大夫与士,其数量多以兽皮两张,布帛五匹为限 。庶民则酌量减少;诸侯则除鹿皮两张,布帛五匹之外,再加大璋,天子更加谷圭.但是姬周之世,聘礼没有用钱的,因为周代的经济制度,仍以皮帛为通货 。到了汉代,才通用金属的货币 。但衡以周代的生活程度,鹿皮两张,布帛五匹,已经是厚礼了 。
从先秦至后汉,纳征礼物多至三十种,且都为贵重物品 。杜佑《通典》对汉代纳征礼物及各物之用意曾分别作了说明:“(后汉纳征)礼物,以玄组、羊、雁、清酒、白酒、粳米、援米、蒲苇、卷柏、嘉禾、长命缕、胶、漆、五色丝、合欢铃、九子墨、禄得、香草、凤凰、舍利兽、鸳鸯、受福兽、鱼、鹿、乌、九子妇、阳健;总言之,物之所象者,玄,象天,绒_,法也,羊者,祥也,群而不觉;雁则随阳;清酒降福;白酒欢之由;粳米养食;被米粟盛;蒲众多,性柔,苇柔之久;卷柏屈卷附生;嘉禾须禄;长命缕缝衣延寿;胶张合异类;漆内外光好;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合欢铃音声和谐;九子墨长生子孙;金钱和明不止; 禄得香草为吉祥;凤凰雌雄伉合;舍利兽廉而谦;鸳鸯飞止须 匹,鸣则相和;受福兽体恭心慈;鱼处渊无射;鹿者禄也;乌知 反哺,孝于父母;九子妇有四德;阳隧成明安身,又丹为五色之 荣,青为色首,东方始 。”细读杜佑对聘礼三十物的解释,物物都 具有深远的意义,或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或取各物的特 质,以象征夫妇合好;或取各物之优点、美德,以资策励激劝 。这“三十物”中,虽都具有经济价值,但作用于纳征礼物,则并非 重金主义,而所求的各物所代表的抽象涵义,追求的是心理上的 幸福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