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01、暴病卒于军中
常遇春与徐达北征凯旋的路上,因为天气炎热,常遇春重甲在身,到了晚上休息时,他不顾身上有汗,卸去盔甲,引发了中风 。再加上历年来征战导致的伤病,常遇春的身体早已极度透支,加之行军途中无良医及时诊治,导致了这员猛将的病亡 。
【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 。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
早年生平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 。青少年时期,不甘心于老死田间,因而随人习练武术 。家贫,无力支付学费,就以多出力干些勤杂工换取学习机会 。到长大成人之后,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学武有成,精于 骑射,各种兵器都能使用 。
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弃盗为良常遇春成长的年代正值元末,阶级矛盾已经激化,盗匪和起义军蜂起 。常遇春因不满生活现状,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就投奔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 。刘聚见常遇春有勇力,就让他当什夫长,并引为心腹 。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掠,入宅为盗 。起初颇觉新鲜,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银两 。数月之后,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并没有什么打算或远图,他就萌发出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 。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随 刘聚在 和州抢掠时正巧遇上朱元璋率军攻 和州 。常遇春早就听人说过朱元璋仗义豪侠,很有作为 。他便利用在和州相遇的机会,装成老百姓观察朱元璋的行经 。他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视士卒如弟兄的作风,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不害百姓的行为 。经比较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做大事者,刘聚仅仅是个盗匪,不能与朱元璋相比 。他当机立断,决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去投奔 朱元璋时,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 。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并不愁衣食,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并无大志 。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因此前来投奔,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常遇春回答:“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体魄健壮,出语忠恳,就把他留了下来 。从此,常遇春弃盗为良 。鏖战衢州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朱元璋攻取 金华后,派遣大将军常遇春进兵攻取 衢州 。常遇春率部一路杀将而来,首先攻取了龙游城 。他在 戎马倥偬间,还吟赋《龙游道中》一诗以纪行:“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 。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 。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 。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字里行间,流露出英雄豪气 。当常遇春率领马、步、水三军到达衢州城下时,但见城垣壁垒森严,固若金汤 。常遇春率部在城下树栅栏,建奉天旗,从陆上、水上将衢州6座城门团团围住 。常遇春又造 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 龙爪等攻城军械,“拥至城下,高与云齐,欲阶以登城”,他又在 大西门城下“穴地道攻之” 。伯颜不花的斤面对常遇春部的猛烈进攻,凭借坚固的城垣,“以 束苇灌油烧吕公车,驾千斤秤钩懒龙爪,用长斧砍木梯,筑夹城防穴道”,双方交战激烈,常遇春久攻不克 。后来,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毁其所架之炮,攻围甚急 。元军支持不住,遣使密约投降,衢州路院判 张斌夜出小西门,迎常遇春大军入城 。这样,元军甲士万人,才迅速崩溃 。常遇春攻取衢州城后,立“金斗翼元帅府”,设元帅和枢密分院判官,元朝在衢统治势力遂荡然无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