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区域市场行为

我今天主要想讲的是sony对于中国市场的歧视:
在手机市场,中国大陆地区的用户不奢望能够用上像cmd-mz5,cmd-z7这样的高档机型 。也休想在能买到的一系列手机上拥有wap和stk功能 。而另一方面,不仅是港台,欧洲,中东甚至非洲和其他亚洲国家,他们的情况就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不仅仅是手机方面如此,vaio笔记本电脑也是,面向中国大陆销售的版本,一概取消wifi插槽,以及bt等等其他一些功能 。
sony是一家跨国大型企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行政组织和架构 。在区域市场上,有各自的决策权 。决定在什么区域销售什么产品或是同一产品不同版本的功能差别是我们不能强求的 。但是联系到sony的种种行为和其他日本公司的情况(怎么就没有听说过松下的手机也有这种事呢?) 。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看法:sony对中国大陆市场,存在着歧视 。
早在八十年代,对日本货就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流产品销欧美,二流产品自己用,三流产品卖中国 。”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还很低,日本的三流货也还是比我们自己的要好得多 。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加工基地 。面对日渐繁荣的商品市场,我们也有权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说不了 。五十年前的战争留下的伤痕最终让步于巨大的利益 。我们看到日本公司纷纷转换姿态,于是,我们也能买到一流的沙漠王子,听到一流的爱华音响,开上一流的本田雅阁了 。但是,时至今日 。作为一个sony的fans,看到这种情况,能不痛心吗?
经济学上的一些原理和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sony的行为:
歧视---对仅仅由于种族,宗教集团,性别,年龄或其他个儿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 。歧视反映了某些人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偏见 。歧视是一个经常引起激烈争论的情绪化话题 。客观的研究这个问题,让我们把假相与真实分开 。
成本上来看,面对大陆地区销售的手机在硬件上与其他地区的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仅仅是通过软件上的差异来实现功能的差别 。其固定成本总是一样的 。
举个例子 。耐克公司在中国卖鞋,卖38号到42号的,在美国卖鞋,卖40号到45号的 。我们不能指责耐克在中国偷工减料,做一双鞋用的原料要比做以上美国鞋的原料要少 。因为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_^而sony公司的心目中,中国人民对于wap和stk的需求,就好像是在中国人民中拥有45号脚的人一样屈指可数 。在中国的手机上加上wap和stk就像是造了一大堆45号的鞋但没人穿一样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sony完完全全的错了!看看移动和联通的统计数字吧 。
仔细想一下,这一状况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都可以见到 。清华大学的一般毕业生和其他一般高校的拔尖学生比,其水平不一定高,但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大多选择前者 。这种并非由产品质量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排斥现象,我们称之为经济领域的歧视 。在sony的心目之中,中国人民的普遍消费水平和技术需求还是停留在接打电话的阶段 。
一些营销学者甚至认为,顾客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必然就有三六九等之分 。荣登全球16位顶尖管理大师之列的佩珀斯先生和罗杰斯博士,根据顾客对于企业的价值,将顾客划分为三类:最有价值顾客(MVC)(MostValuableCustomer)、最具增长性顾客(MGC)(MostGrowableCustomer)、负值顾客(BZ)(BelowZeroCustomer) 。他们的观点是,企业应当视最有价值顾客和最具增长性顾客为“上帝”,而对负值顾客不但不能视为上帝,而且必须最快地抛弃掉 。因为负值顾客给企业带来不了任何价值,只会耗用企业资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