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怎么样?

庐江县是安徽省合肥市下辖县,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 。隋置庐江县 。县辖境东至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北至鹊渚(今三河),凡数百里 。
庐江县位于北纬30°57′~31°33′,东经117°01′~117°34′,地处皖中,周边与居巢区(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连 。庐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明显 。
合肥庐江县最知名的当然是三河古镇了 。
三河镇,在清末时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曾在此获得三河大捷,全歼湘军6000余人,击毙湘军头目李续宾、曾国华,也是杨振宁的出生地和抗日将领孙立人的世代故居地 。
三河米饺远近闻名,三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食文化古镇、中国最美乡村(小镇)100佳、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5年10月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 。2017年7月28日,三河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
除了三河镇以外,庐江县的汤池镇也非常出名 。
这是因为汤池镇是著名的温泉疗养休闲地 。
汤池镇(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因温泉而得名 。汤池温泉此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始建庐江国时就曾有“坑泉”分东西之说 。宋神宗时,王安石被贬舒州,途径此地,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高欠然雪满塍 。”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戴名世也曾来此濯足并作《温泉记》 。三国周郎、小乔沐浴温泉,扶琴雅颂,并留有“曲有误,周郎顾”之佳传 。
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 。热田面积大,水温高(63℃),水量大(日涌量达4000吨),化学成份稳定,且富含有十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化学元素 。境内旅游景点诱人,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63峰72景,分布着九寺十三庵 。自八十年代起,省、市、县十多家单位纷纷慕泉而来投资开发建立干休所和康复中心等 。
从上述介绍中应该不难看出,庐江目前声名在外的还是旅游,但其实庐江县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
庐江矿种较多,生产条件各异 。能源矿产有煤、泥炭、地热、矿泉水;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银、金、钒;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明矾石、(硬)石膏、萤石、磷、耐火粘土、冶金用白云岩、重晶石、石墨、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绢云母、地开石、高岭土、膨润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安山岩、建筑石料用闪长岩、建筑石料用紫砂岩、饰面用花岗岩、绿松石、砖瓦粘土等36种(含亚种) 。查明储量的23种矿产,其中:地热主要分布在庐江县汤池镇,涌水量5000吨以上/昼夜,水温63℃;另一处在庐城镇的夹山村,涌水量700吨以上/昼夜,水温32℃;铁矿、铜矿、硫铁矿、明矾石、水泥用灰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7.4亿吨、120万吨(铜金属量)、43282.14万吨;石膏、高岭土、建筑用石料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03亿吨、828.81万吨、2906.23万立方米;铅、锌2013年保有金属量为别为12.31万吨、27.01万吨 。保有资源量中铅、锌、硫铁矿、明矾石等4个矿种居全省首位,铜矿居全省第二位,铁矿居全省第三位 。
庐江县的名人有周瑜、左慈、孙立人、丁汝昌等等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怎么样?】庐江县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面粉、山芋及其它杂粮 。农村一餐干饭(中餐)两餐稀饭(早晚餐)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节吃粽子、绿豆糕,入梅季节要吃“梅鸡”、“梅鸭”、“梅蛋”,中秋节吃板栗烧鸡、月饼,冬至日食面条,腊八日吃腊八粥 。除夕晚餐,全家一起吃年饭,有油炸糯米圆子,留一碗鱼不吃 。冬春腌咸菜,特别是农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萝卜等,作为“当家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