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待遇 博士后待遇国家规定标准

作者|冯丽妃青年科学家在分析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受访者供图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的博士后研究者人数增加了2倍 。涨薪、奖励、打通晋升“天花板”……微生物所为吸引博士
作者 | 冯丽妃

博士后待遇 博士后待遇国家规定标准


青年科学家在分析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受访者供图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的博士后研究者人数增加了2倍 。
涨薪、奖励、打通晋升“天花板”……微生物所为吸引博士后到站工作打出一套“组合拳” 。
“博士后是一线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力军 。”微生物所所长钱韦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样做有助于研究所建设青年人才队伍的“蓄水池”,培养下一代的学术带头人 。
这里像“烧红了炉膛的炉子”在博士后制度改革前,微生物所做过一次统计:研究所有85个课题组,但只有三四十名博士后,且分配极不均衡 。有些课题组博士后多达七八名,有很多课题组一名也没有 。
“这个现象是有原因的,说明之前大家没有高度重视这件事情 。”钱韦说 。
当前,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是我国科研机构、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
不过,这种科研团队组织方式并不理想 。多位科学家曾向《中国科学报》表示,这种方式可能因任务过重导致学生压力增大而衍生出师生关系矛盾,也容易因研究生尚未充分完成科研训练而导致出成果慢、研究成果不可重复等问题 。
2019年11月,中科院在已有人才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旨在吸引优秀博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扩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备队伍 。
这也是微生物所的努力目标 。在中科院相关布局的基础上,该所对博士后制度进行了大幅改革,以打造吸引博士后人才的“强磁场” 。
2020年以来,微生物所博士后基础年薪提高至22万元,按照绩效,上不封顶 。而改革前,该所博士后按照相关薪资标准,每人每年为8万元左右 。
为鼓励优秀人才聚焦主业多出成果,微生物所特别设立了优秀博士后奖励计划——微苗计划,表彰年度做出突出成绩的全职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该计划分为三个奖励等级,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和1万元 。自2021年12月首次实施以来,已有17人入选 。
“博士生拿到学位已经30岁左右,很多人要支持自我职业发展,还要养家糊口,工资过低容易消磨科研热情 。”钱韦说,“我们这些措施‘砸’下去,目的就是让研究所的博士后有更好的工作环境 。”
不仅如此,该所还在博士后管理方面做了大幅调整 。
一直以来,博士后的身份定位在我国都处于一个模糊地带 。此次改革中,微生物所将博士后从原来的学生处划归到人事处,参照正式职工进行管理 。博士后一入站即被聘用为助理研究员二级岗位,发放五险一金 。
更重要的是,该所还按照中科院相关政策为博士后打开了职业“天花板” 。只要符合岗位聘用条件,在站期间就能申报副高级专业岗位 。特别优秀的人员还会被推荐参加中科院高层次人才计划和微生物所青年研究组长岗位选拔,成为青年学术带头人 。
据悉,2021年该所首次进行的在站全职博士后申报副高职称和级别内升级中,已有10人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一级岗位 。
此外,微生物所还建立了博士和博士后招收联动机制,基于设立在该所的两个博士后流动站,鼓励研究所优秀博士毕业生入站转换方向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