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嫂子作为主人公,问题又出现了 。作为一部戏曲,一种需要与观众面对面的艺术表演形式,它与文学作品还是有差距的 。文学作品可以随心所欲的虚构人物、描绘情节,但戏曲一定不能脱离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一定不能违背老百姓的惯常认知,不然老百姓不爱看倒也罢了,遇上粗鲁冲动的直接把你戏台砸了也不难想象 。搞破鞋这个事,现在专有名词叫出轨,别说你在戏台上演这个老百姓接受不了,就现在,当代社会,2020年,遇着一个什么明星网红出轨网友能抓着骂半年恨不能把人剖心挖肝挫骨扬灰研磨至200目以粉水比1:19.8注入89.6度冰山雪水闷蒸后冲泡连喝三天三夜算完事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亘古真理:人,(通常),接受不了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出轨 。那这叔嫂谈情怎么才能不出轨呢,也好办,动刀子改人设,这一刀子直接就捅进二哥心口了,二哥人没了 。二嫂还是二嫂,还是美丽温柔体贴暧昧的二嫂,但是二嫂的配偶死亡了,二嫂所从属的一对一的婚姻契约失效了,二嫂不再是与二哥捆绑的附属品,二嫂的主体性回归了 。二嫂不但能出现在世纪佳缘交友网站上,还能报名非诚勿扰为你爆灯,最重要的是,此时二嫂的主体形象发生了变化,二嫂从“嫂子”变成“寡妇” 。
在初看这段视频的时候,我感觉“寡妇”这个形象是二人转中特别容易出现的一个形象,虽然我从没主动观赏过二人转,但是在一个东北家庭中成长一定会被动的耳濡目染接触到不少段落,那么“寡妇”是不是普遍存在在二人转中呢?其他地方戏曲中有没有“寡妇”出现呢?为此,我特意咨询了国家二级演员,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姐,我姐表示京剧中的寡妇形象还是不少的,最出名的比如《战宛城》里的邹氏、《三娘教子》里的三娘王春娥、《春闺梦》里的张氏 。其实最后这个张氏不是一个特别标准的寡妇形象,她丈夫是正值新婚被招募从军,自此一去不回生死未卜,才有闺中大梦 。《孟子》言老而无夫曰寡,也就是老了没有丈夫就叫“寡”,至于这个丈夫是怎么没的,不管 。鲁迅先生在杂文《寡妇主义》中定义“拟寡妇”:和丈夫生离及不得已而抱独身主义,类似于民间说的“活寡妇”,当代研究通常也将“拟寡妇”一并加入寡妇形象的研究范围 。
寡妇的形象可以追溯到非常遥远的时代,春秋时期就有鳏寡孤独形容可怜的四类人,但我认为同是丧偶,寡妇的数量要远远的超过鳏夫 。古代战乱频繁,医疗手段匮乏,且男子成亲时多长于女子,再加上特别关键的,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女的本来就比男的活的长,这么一算下来,但凡是结婚的两口子,男的都得死女的前面,就是个早晚问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存在过大量的寡妇,但是这些寡妇的命运大都十分悲惨,她们一方面要承担生活上巨大的经济压力,赡养父母公婆、抚育儿女,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社会带来的巨大的道德压力 。“寡妇门前是非多”是另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语,这种俗语背后是封建父权社会下人们对寡妇的巨大偏见,本身女性作为“第二性”,一直处在权力的下游,社会的底层,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丧偶的寡妇更处在女性中的底层,而寡妇的这种悲惨与孤独,又被创作者浓缩抽象化后整合进了艺术作品中 。所以我们看到《战宛城》里的邹氏虽“与丞相配鸾凰”,但不过是霸主手中一时的玩物,最终难免落得一死;《三娘教子》里的三娘王春娥开场头句便是“守冰霜贞节为本,效寡居教子成名”,丈夫横死,守住贞节是最基本的事,改嫁的张刘二氏被形容为“可恨”和“贱人”;《春闺梦》里的张氏自新婚空守闺房,也难免“终朝如醉还如病,苦依薰笼坐到明”,加之思念过度因而梦到夫君归还 。京剧里这些寡妇的形象反映了千百年来封建体制下寡妇的真实处境,在生活上她们拮据度日、饥冷交加,在情感上孤独苦闷、无处交付,一手拿着妇道一手拿着贞操寻找不到自己的香 。这三个故事甚至能串成一个故事,作为一个寡妇,你必须是悲惨的、孤独的,你要完全承认、接受自己的命运,并在其中奋力挣扎,才有可能收获世人微薄的尊重,如果你挣扎的够努力够用心,那么还有可能收获额外奖励“三娘教子万古传”,可是如果你想谋求自己的个人欲望、贪图享乐,那么等待着你的只有死亡,最好倒不如回到闺中南柯一梦 。如果三娘一家子幸福美满平安喜乐,你就是全家状元加奥运会拿金牌都算不到你三娘头上的好,但是三娘现在是寡妇,唯一没有改嫁的寡妇,每天织布喂鸡还得考儿子背论语,这么着教出来的儿子不坐牢三娘就得算半个圣人 。
推荐阅读
- 鬼节晚上几点不能出门 简单给大家讲讲
- 导游证有用吗 考中级导游证有用吗
- 芜湖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 干锅菜花的做法大全
- 鸡健仔怎么做饭?
- 快手大屏模式怎么开启
- 孙铱多大箍的牙
- 索尼手机大全 索尼手机介绍
- 光遇怎么获得大量爱心
-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什么意思 他横由他横清风拂山岗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