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以书为话题的作文600字初中

作者:彭程家乡的友人 , 介绍一位喜好写作的同事与我相识 , 我们互加了微信 。他发来了一张照片 , 是我当年在他所居住的吴桥县城新华书店买的一本书的封面 ,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本书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比我小
作者:彭程
家乡的友人 , 介绍一位喜好写作的同事与我相识 , 我们互加了微信 。他发来了一张照片 , 是我当年在他所居住的吴桥县城新华书店买的一本书的封面 ,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这本书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比我小两岁 , 当时正在县城里读中学 , 也在这家书店买过这本书 。
生活中不乏这一类微小琐细的机缘 , 以其出乎意料而带给人一种轻淡的喜悦 , 一份隐秘的惬意 。
那本书名为《恋歌》 , 一本爱情诗选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 , 收录的是现当代中国诗人的爱情诗 。湖蓝色的封面简洁朴素 , 右边自上而下是书名 , 两个白色的大字 , 左边并排着两个心形符号 , 锁链一样套叠在一起 。当时正进入开始向往爱情的年龄 , 一册这样的诗集自然不肯放过 。
吴桥是著名的杂技之乡 , 与我的故乡景县隔着一条京杭大运河 。它的县城有个诗意的名字“桑园” , 离我住的县城只有十几华里 , 但在当时感觉已经是很远了 。在那次买书之前 , 第一次来这里 , 还是在几年前 , 几个小伙伴刚刚结伴学会骑自行车 , 有人提议去桑园看火车 , 便一同骑车前往 。津浦铁路从这里穿过 , 让我们十分羡慕 。当一列开往南方的绿皮客车从身旁驰过时 , 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我知道 , 脚下这条被阳光照耀得闪闪发亮的铁轨 , 通往这些陌生的地方:济南、徐州、南京、苏州、上海……它们遥远而神秘 , 让我内心充满了向往 。
“诗和远方” , 如今已经是一个十分寻常的譬喻 。相对于日常枯燥琐碎的生活而言 , 远方以其陌生感 , 天然具有一种魅惑 , 因此还有一个类似的表达 , “生活在别处” 。距离感是它得以产生的关键 。而对于我来说 , 除了真实的旅行 , 这种走入远方之感 , 还来自书中所呈现的生活 。
每一册书都是一扇开向世界的窗户 , 让我望见了一片天地 。它既有地理意义上的真正的山河大地 , 也展开在情感和思想的维度之上 , 呈现为种种精神的风景 。每一本喜欢的书 , 都会带来某些远方的消息 , 都参与了对阅读者精神人格的塑造 , 成为其成长之路上的一处处路标 。
但这里我更想说的是 , 这样的事情若发生在旅途中 , 在日常生活的固定处所之外 , 无疑会带来一种特别的感受 。地理上的远方叠加了精神的远方 , 就有了双重的意味 , 更为浓郁的诗意 , 自然更难以忘记 。
参加工作后 , 这样的机会多起来了 。第一次远行 , 是1986年的初夏 , 去贵州和云南出差 。离开贵阳之前 , 在住处旁边的一家新华书店 , 我买到了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 , 翻译者是李霁野 。书的扉页上写着:“滇行前日于黔京筑城 。”当时正迷恋古典文学 , 文字因此显得有些刻意和造作 。接下来的一周里 , 在昆明跳荡流淌的阳光下 , 我仔细地读完了这本书 , 从文字间感受作者漫步于阳光照耀的夏日英格兰河谷中的惬意 , 那是他多年前住在伦敦阴郁逼仄的阁楼上、为赚取每天果腹的面包而拼命写作时根本不敢想象的享受 。那种孤独中的恬适 , 那种从书籍和自然中获得的慰藉 , 让我感到了某种心性的亲近 。读一本书 , 常常伴随着对自我的发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