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新兵营训练标准 新兵连训练内容与标准( 三 )


“下连后,春季入伍的新兵直接接触战术训练,而秋季入伍的新兵则正赶上专业训练,两者人数相当,可以‘以新带新’ 。”去年9月老兵复退工作结束后,本以为当年春季入伍的新兵能够第一时间补上“空缺”,然而几次营连综合演练过后,他们便暴露出专业技能不过硬等问题 。为此,第71集团军某旅放权各营连,让不同批次入伍的新兵结成互助小组 。
【部队新兵营训练标准 新兵连训练内容与标准】具体做法是:以2021年春季入伍的新兵为基准,在专业训练中,前一批次秋季入伍的战士“点对点”帮助后一批次春季入伍的新兵打基础;战术训练展开后,经过演训任务历练的春季入伍的新兵变身“小教员”,为同年秋季入伍的战友讲解示范战术训练课目基本要点 。(朱宇伦整理)
招法小贴士②
以多帮一,逐级协同
每个班排不同专业,每个岗位不同职责,如何让同年两批入伍的新兵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摆在第73集团军某旅防化连官兵面前的一道难题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组训骨干少、训练时间短,加之器材场地受限,新兵们此前在训练基地并没有打下牢固的专业根基 。
“下连后,新兵就是战斗员,要让他们跑步进入战位 。”为此,该旅根据防化连任务特点,除了安排专业骨干与新兵结对帮带外,还提出了“以多帮一、逐级协同”的训练方法 。即在班排战术训练中,区分双人、多人、班组、排战术等协同训练课目,由老兵带着新兵逐课目过关,提高新兵的战术素养和协同意识,并在比武、演习、驻训等大项任务中进行成效检验 。(王路加整理)
延伸思考
提升新兵“即战力”
■胡 璞
管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即战力”,是指即便是新手,也能即刻投入并胜任工作的“战斗力” 。从这个概念的视角来观察新兵下连后部队对他们的期望,倒是也很“合拍” 。
“即战力”不会天生就有 。下连后遭遇“第二适应期”,这是很多新兵向合格军人转变需要经历的过程 。之所以会出现“第二适应期”,除了新兵不适应连队生活节奏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军事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任务需要不相匹配 。
当前,各部队陆续推开“先训后补”模式,即新兵在训练基地完成基础训练后,再补充到基层连队 。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既使作战部队减轻了承训新兵的负担,有效避免对正常工作任务的冲击,又可以整合和盘活新训资源,释放基地化、集约化、专业化训练效能 。
获得“即战力”,往往会经历“阵痛” 。比如,经过训练基地训练的新兵,下连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岗位、无法执行演训任务,与基层部队的期望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必须承认,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去解决 。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先训后补”模式,不断壮大训练基地师资力量,科学设计新兵训练内容,提高新兵训练目标要求,推动“新兵供给侧”与“新兵需求侧”无缝对接、有效衔接、融合链接,让新兵出炉就是“合格品”、下连就能上战位 。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部队战斗力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训练基地应该担起更大的责任,争取有更大的作为 。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