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讲究 小暑习俗

这几天的天气明显要比之前要更加的闷热 , 尤其是在中午的时候 , 就算是什么也不干 , 也能感觉到身上大汗淋漓 , 原来是小暑节气就要到了 。那小暑节气中的“暑”是什么意思呢?小暑到了就入伏了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节气百科
小暑 ,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 。暑 , 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就可以理解为小热的意思 ,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 , 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以后的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 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

小暑的讲究 小暑习俗


【小暑的讲究 小暑习俗】小暑习俗(小暑的讲究)
在我国古代 , 人们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昨天还不算太热 , 今日的风就有点儿烫 。
二候蟋蟀居宇:由于炎热 , 蟋蟀逃离了田野 , 躲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
三候鹰始鸷[zhì]: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飞翔 。
二、小暑与三伏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民间有句谚语:“夏至三庚数头伏” , 就是说夏至节气(6月21日)以后第三个庚日(十天为一庚)就是头伏了 , 而从立秋后(9月23日)第一个庚日则进入是末伏 。所以2019年入伏是在7月12日 , 而小暑是在7月7日 , 也就是说 , 小暑节气期间就正是进入三伏天的头伏 。
小暑一到 , 暑气盛 , 天气炎热 , 大家会感觉出汗多 , 疲惫无力 , 人体消耗大 。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
六、小暑习俗
1、天贶节
据史书记载 , 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贶[kuàng]节” , “贶”即“赐” , 即天赐之节 。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chǎo]”和“炒面”之因 , 故称天贶节 。
2、祭祀五谷大神
据说 , 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习惯 , 用意与祭天、祭地相同 。这体现了先民良好的感恩传统:丰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 , 也是靠着大自然的风调雨顺以及祖先的保佑 , 才得以实现 。
3、食新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 , 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 。“吃新”乃“吃辛” , 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头伏萝卜二伏菜 , 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 , 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 。
4、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sì]日 。这段时期 , 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 , 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
5、吃暑羊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 , 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 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 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