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父亲颜惟贞虽不以书名世,亦是善书之人,且笔法出于殷家.颜惟贞少时丧父,寄养在舅父殷仲容家,受到殷仲容的教养.而殷仲容是活跃于唐高宗至武则天时代的书画家,唐代书评家窦臮在《述书赋》称殷仲容为唐武德至乾元之间"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颜惟贞得到殷仲容的训导,其书法自是不凡.《颜氏家庙碑》记:"君讳惟贞,字叔坚……君仁孝友悌,少孤,育舅殷仲容氏,蒙教笔法.家贫无纸笔,与兄(颜元孙)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有学者认为,颜真卿少孤,家贫,不可能过多接触南派书迹,多受到山东地区的石刻书法(包括民间石刻书法)的影响.以《裴镜民碑》来看,殷令名的书法"笔法精妙,不减欧虞",以此推知,殷家书法当是融合南北,且有更多南派疏放妍妙的审美元素.
颜惟贞虽然在颜真卿三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但颜真卿不至于看不到颜惟贞遗留下来的书迹.颜惟贞的书法风格也属于殷家笔法.杨守敬在《评碑记》中称赞颜惟贞的《萧思亮墓志》"精隐疏秀,唐墓志中亦称杰作".
另外,颜真卿的叔叔颜元孙的书法也十分了得,学殷仲容可以惟妙惟肖.《颜元孙碑》记:"仲容以能书为天下所宗,人造请者笺盈几.辄令代遣,得者欣然,莫之能辨."是说颜元孙的字和殷仲容很像,可以以假乱真,帮其代笔.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颜真卿在早年书法主要是受到殷家的影响.
法国著名艺术史家、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习俗",并强调时代精神和风俗"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唐代书法从初唐走向盛唐的时候,审美意识已经发生变化.初唐盛行的褚派笔法,到了开元年间,便和"盛唐气象"不相适应了.唐玄宗喜欢隶书,"规模尚古",以肥为美.于是上行下效,流风所染,盛唐书风一改初唐"美人婵娟,不胜罗绮"的意趣,逐渐走向圆劲挺拔、雄健敦厚.如张旭变"二王"今草为纵横恣肆、极尽抒情的狂草.李邕的行书用南帖结体,吸取北碑用笔,倚侧取势,笔力凌厉,气势雄浑.书坛盟主徐浩之书,深见篆隶笔势,已具盛唐气象.
颜真卿楷书晚年变法,趋于圆劲,亦是受时风所渐染.在颜真卿的书法中,可以看到徐浩与李邕的影子.殷荪先生在《徐浩论》中指出:"张旭、徐浩变化初唐楷法,为颜体孕育气象,颜真卿方能叩之以鸣."徐利明先生在其《中国书法风格史》指出:"徐浩书与李北海、颜真卿书相比照.我们可以发现有诸多相似处."
徐利明先生指出:"颜氏早年学属于褚,故用笔清雅秀润,而雄浑朴厚,则为兼采大王小楷《东方朔画赞》和早于他而书名噪盛唐的李北海后期书法所产生的新气象.从颜氏传世作品考察,其书法实从此始脱出了算子般的格调,向雄浑朴厚的书境迈出了重要一步."
清代以来,学者多指出颜真卿晚年楷书风格来源于汉碑、北碑和民间书法,且持有类似观点的人甚夥.我认为,研究颜真卿书法渊源,当设身处地站在古人的角度去思考.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说:"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笔."颜氏家族家学如此深厚,颜真卿何必抱着金饭碗去乞讨,向穷乡儿女造像取法,向民间书法学习,"厌家鸡欣野鹜者耶"?在唐代,尽管书法受到北碑的影响较大,但多为匠人写手,因为普通人无法看到南派文人的书迹.《千唐志斋藏志》《隋唐五代墓志汇编》中所收的大量墓志,反映了北派书法的强势影响.而文人士大夫还没有直接向北碑和民间书法取法的风气,而本文开篇谈到了颜真卿对待书法的态度,也会影响他对书法取法对象的选择,后世研究者以自己所处之时代为参照,臆测颜真卿之书学渊源,是经不起推敲的.另外,关于颜真卿晚年变法这个学术界颇具争议的话题,我认为除了时风影响外,还可以从颜真卿刚毅正直的性格加以分析,这属于书法心理范畴,有待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推荐阅读
- 关于爱国的诗歌作品 关于爱国的诗歌朗诵稿
-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代表作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
- 预防近视绘画简单又好看 预防近视绘画作品图片大全
- 抖音作品垂直是什么意思
- 马克吐温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
- 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特点 颜真卿书法作品大全
- 作品集封面模版 版式设计作品集封面
- 学书法欧阳询和颜真卿那个好
- 学生创新创意产品设计方案 学生创意产品设计作品
- 如何设计好一个石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