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航天员什么时候返回地球,他们的名字 三位航天员什么时候返回地球
!
2021年6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到天宫空间站,展开为期三个月的空间站任务 。

这是我国空间站的第一批乘客,三名航天员抵达空间站后经历了繁忙而又有趣的三个月 , 历经两次太空行走,还有别开生面的太空第一课 , 当然更有各位吃货口水直流的太空大餐,更有紧张的设备安装与调试,最令人欣喜的是航天员们还拍摄了大量精美的地球照片,瞬间逼格提升几个数量级!

然而三个月很快就过去,据公开报道 , 航天员们将于9月17日返回地球,那么三个月过去了,航天员们的身体究竟会怎么变化 , 回到地球后会怎么样?
太空生活 , 对人体有什么影响空间站生活,其实要比出趟差近得多 , 因为我国的天宫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也就390千米左右,不过它却在以7.8千米/秒的速度运行着,离心力和重力几乎就一致的区域,而且这个高度也超过了卡门线,所以那里是一个失重的太空世界!

但人类却是一个适应了一个重力环境下长期生存的生物体,比如心脏距离头部比较近,因为大脑需要更多的供血,即使站立也能保证下肢的血液回到心脏 , 人体的平衡需要重力环境下前庭器官的传感保持 。

还有吞咽与消化以及体内的内脏器官等等,都适合在重力环境下生存,那么长期在失重环境下,对人体究竟有多大影响呢?
真的只是失重影响吗?
长期的失重对人体影响是挺大的,比如肌肉萎缩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重力环境下,就算是躺着身体仍然在对抗重力,但在失重状态下却不需要任何支撑就能保持最舒适的状态,肌肉彻底放松,因此长期不用的肌肉萎缩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

另一个则是骨骼退化 , 失重状态下钙质流失机制到现在也不是特别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失重环境下人类的成骨细胞几乎不活跃所致,NASA的曾对宇航员骨质做过统计,每月流失可达总量的1%~1.5%,这相当于地球上骨质疏松患者10年的流失量,俄罗斯宇航局也发现,“和平号”空间站上一名航天员在4个半月内骨质丧失约12%,而返回地面1年后,也才恢复6% 。

还有则是红细胞减少等问题 , 失重状态下自然舒展 , 造成全身血液重新分配 , 身体下半部分的血液回到上半身,内脏、头部以及胸腔静脉曲张,鼻咽部堵塞,人体感受到血液增加,会调节系统减少体液,比如排尿增加,血容量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结果则是心率不齐甚至心肌缺氧等心脏功能障碍等 。
推荐阅读
- 陕西高温补贴是什么时候发放
- 淘宝种福果什么时候结束 福年种福果什么时候结束
- 家常炖鸡什么时候放盐
-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
- 车漆什么时候干透 车漆冬季几天彻底干透
- 科目三什么时候打火 科目三啥时候打火
- 醉驾入刑是什么时候实施新交规 醉驾入刑是什么时候实施
- 地下城手游版什么时候出来2022 地下城手游版什么时候出来
- 科三补考费什么时候交 科目三补考费啥时候交
- 国庆岳阳楼免门票活动什么时候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