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是指什么字体( 二 )


每一个笔划都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完成 。
第一,起笔
起笔即笔划的入笔第一笔 。起笔时,首先要看清笔划最开始的形状,是方还是圆 , 它决定入笔的方法 。汉隶笔划起笔,以方笔或圆笔居多,也有圆中带方或方中带圆的 。汉隶的方笔有凿刻因素,非纯毛笔书写效果,这洽洽是汉隶的特点特有的美 。在临写这样的方笔时 , 不要刻意为之,写出方劲的意象味道即可 。起笔藏锋迅速回锋,主副毫瞬间形成一个折面,按笔逆行,方笔即成 。这样的方笔浑厚有力 。圆笔藏锋逆行 , 而后顺行使副毫完成圆笔形态 。
第二,行笔
行笔是形成笔划的中间环节,更是一些较长笔划技法转换变化丰富的环节 。在此期间,形成笔划的中间形态 。仔细观察碑帖中行笔有哪些起伏变化,笔毫是均匀发力还是经过提按或者绞转行成笔划的形态 。
第三 , 收笔
收笔是笔划完成阶段,是对起笔和行笔的交代 。收笔在碑帖中的形态有方、圆、尖、角、斜等形态变化 。
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笔划环节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和因果的 。起笔决定行笔,起笔的笔形、笔势及速度等 , 决定行笔的方法 。行笔决定收笔 , 收笔又是对起笔和行笔目标诉求的呈现 。汉隶笔划之间没有承接关系,但是有相背虚实关系,这种关系在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进行过程中完成 。

蚕 头 燕 尾
提要:蚕头燕尾形式下,密藏着汉隶的全部笔法 。起笔回锋,裹铺兼行 , 收笔顿提斜出,一波三折 。创造汉字书法抽象符号表意体系;左右开张,横向取势 , 汉字书法家族从此诞生古朴、浑厚、简敛、博大新书体 。
蚕头燕尾 , 一划担当大汉隶 。

蚕头燕尾又称蚕头雁尾 , 《辞源》是这样定义的,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梁披云《中国书法大字典》:世俗对隶书横划起笔、横波收笔的形象说法 。意谓一些长划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 , 顿笔斜提 , 形如雁尾 。《辞源》《中国书法大字典》起码提供了这样的基本信息,一是蚕头燕尾是一种笔法;二是蚕头燕尾特指隶书笔划 。
但是,详细解释似乎费力不讨好 。特别是试图从用笔方法的角度把词语讲明白,其结果,把蚕头燕尾的内涵说得越来越苍白 。就像“道”可道 , 但是说出来就不是了 。

一、蚕头燕尾出处
1、文字记载
《辞源》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载“隆起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后之俗学 , 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 原来以为形容汉代隶书的书法专有名词的词汇 , 最早的文字记载却是出现在评价唐人的楷书里!宋 米芾也在其《海岳名言》中说“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坐位帖》,有篆籀气 , 颜杰思也 。”
看来,在宋代以前是没有蚕头燕尾之说的,特别是在世俗认为蚕头燕尾最盛极的汉代,至少至今没有发现这样的记载 。
【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是指什么字体】2、实物记载
与文字记载相比,表现蚕头燕尾艺术特征的器物,在时间上要久远的多,涉及的字体要丰富的多,存世量更蔚为壮观 。
从目前出土和存世来看,蚕头燕尾形象笔划,起码早在我国西周时期,鼎彝金文大篆字体中,就已经有精彩的表现了 。圆浑雍容的起笔,钝厚开张的收笔 , 其形象特征在两周时期金文中随处可见 。如:《令彝》《大克鼎》《大盂鼎》《墙盘》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