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是指什么字体( 三 )


蚕头燕尾出现最多,影响最大,乃至统领一种书体的当然是在汉代,隶书 。汉代隶书上承大小篆,特别是大篆高古、雍容、沉厚、肃穆的气息,在汉隶中得到承传并且发扬光大 。蚕头燕尾特别是在东汉隶书中,表现达到了极致 。无论是在工稳严谨类,如《史晨碑》《乙瑛碑》《韩仁铭》《熹平石经残石》《封龙山碑》《西岳华山庙碑》;
方劲朴拙类,如《张迁碑》(鲜于璜碑》《西狭颂》《校官碑》《肥致碑》;秀逸端庄类,如《曹全碑》《礼器碑》《孔宙碑》《朝侯小子碑》;宽博厚重类,如《郙阁颂》《衡方碑》《鲁峻碑》;遒劲潇散类,如《石门颂》《杨淮表记》;甚至奇肆诡谲类,如《夏承碑》等碑中,把各自的艺术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 将汉隶推向艺术颠峰 。
在汉以后的朝代中,蚕头燕尾在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或隐或现都有所出现 , 引起学界较为关注的,当属在唐人颜真卿楷书和他的行书中的表现 。

二、蚕头燕尾的不同形态
古人把笔划比喻成“蚕与燕”这类动物的身体部分,绝对没有形貌比喻那么简单,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简言之,是把汉字的形态呈现,看作了一种与自然、与生命戚戚相关的审美呈现 。而且 , 在不同时期,蚕头燕尾在不同书体的形象呈现是不同的,同时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特征 。一般来说,蚕头燕尾在隶书中比较张显,在篆书、行草书和楷书中比较隐晦 。
1、篆书中的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在金文大篆中已经有了鲜明的形象,特别是燕尾钝厚有力 。为什么蚕头燕尾又写作蚕头雁尾呢 , 我想就是专指大篆里的这种大气磅礴的钝尾吧 。蚕头在大篆里形象比较含蓄,虽然也有圆、钝、锥的区别,但是总体上是圆浑的 。蚕头燕尾在金文大篆中的形态不那么丰富,这恰恰反映出它的高古、朴拙、雍容、大气 。
2、汉隶中的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在汉代隶书中,集中表现在横划上,它的形态最为丰富多姿 , 可以用千变万化来形容,它主导着汉隶的审美诉求 。所以,世俗提到蚕头燕尾,即指汉隶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
A、清丽劲?。翰贤贩秸逅? ,燕尾似剪裁出 , 迅疾可闻 。二者由较瘦劲的线条连接过度,轮廓分明,清新昂扬 。《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等多见此类 。
B、温婉秀逸:蚕头微昂妙曼出探,燕尾圆融含蓄 , 似平湖微澜 。从蚕头到燕尾一波三折,悠悠推出,优雅不群 。《曹全碑》《朝侯小子碑》等多见此类 。
C、静穆敦厚:蚕头圆浑近乎木讷,燕尾是蚕头的延续,只是到了最后顿出上挑 。雍容、沉雄、大度 。《郙阁颂》《衡方碑》《鲁峻碑》等多见此类 。
D、方劲朴拙:蚕头方劲骨感,燕尾顿厚苍茫,常常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朴拙自然 。《张迁碑》(鲜于璜碑》等多见此类 。
E、稳健严谨:蚕头即方即圆,燕尾中规中矩 , 一波三折,不激不厉 。《乙瑛碑》《韩仁铭》《封龙山碑》《西岳华山庙碑》等多见此类 。
F、遗貌取神:不见蚕头亦不见燕尾,见的只有蚕影 , 闻的只有燕声 。铅华洗尽古朴唯存 。《石门颂》《杨淮表记》《祀三公山碑》以及《霍去病墓石刻字》《五凤刻石》《麃孝禹刻石》《莱子侯刻石》等多见此类 。
G、遗神遗貌:既现蚕头又现燕尾,唯不见真性命 。与其称之为蚕头到不如为龟头 , 或呆板或怪异,离经叛道 。《熹平石经》《夏承碑》等是也 。唐宋元明隶书亦多属此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