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上指冠 发上指冠的意思( 二 )


唐人送别也有唱歌的 。盛唐边塞诗人李颀《送魏万之京》诗云:“朝闻游子唱离歌 ,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 空令岁月易蹉跎 。”晚唐诗人许浑《谢亭送别》诗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 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是送别时唱的歌曲 , 离歌是离别时所唱 。至此我们发现,唐代人送行的场面无非是折柳相赠、举杯饯行和唱吟劳离之歌 。
宋代以后的文士的送行场面也没有特殊变迁,也不外乎“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因此 , 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汪伦踏歌送别李白是一个特例 , 李白、汪伦之前之后均难觅“踏歌送行”的例子,因为其独特性和开创性,深深感动了李白 , 他才会发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叹 。反过来说,李白和汪伦体验的是一场“踏歌”的特殊用途 , 所以才印象深刻 。
踏歌连臂踏地为节
那么踏歌的通常情形和用途是怎么样的?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云:“踏歌,队舞曲也 。”可见其为一种融汇了音乐、歌唱和舞蹈的综合艺术 。旧题汉伶玄所作《赵飞燕外传》云:“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灵安庙,是日吹埙击鼓歌,连臂踏地 , 歌《赤凤来》曲 。”汉魏时期的小说《西京杂记》“高帝侍儿言宫中乐事”条云:“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 , 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 。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皇来》 。乃巫俗也 。”这是汉魏时期宫廷中踏歌情形 , 在灵女祭祀日,入庙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来》曲,其目的是娱神 。早期的踏歌是“巫俗” , 被引入宫廷之后转变为“宫俗” 。发展到北魏,连臂踏歌的内容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回波乐》这样的曲子:《北史·尔朱荣传》记载,尔朱荣“酒酣耳热 , 必自匡坐,唱虏歌,为《树梨普梨》之曲 。见临淮王彧从容闲雅,爱尚风素 , 固令为敕勒舞 。日暮罢归,便与左右连手蹋地,唱《回波乐》而出 。”到唐代 , 《回波乐》曲在宫廷非常流行,特别是唐中宗内廷宴集时经常要求群臣“撰词起舞” 。宫廷诗人沈佺期在贬谪结束返回宫廷之后,就以自己填词的《回波乐》曲表达了官复原位的期望 。
除《回波乐》之外,踏歌可见记载的另一首曲子是《万岁乐》 。《资治通鉴》卷二○六:“(阎)知微与虏连手蹋《万岁乐》于城下,将军陈令英在城上谓曰:‘尚书位任非轻,乃为虏蹋歌 , 独无惭乎!’知微微吟曰:‘不得已,《万岁乐》 。’”可见 , 北魏到唐代,踏歌习俗已经传入游牧民族政权地区,并受到了喜爱 。中唐以降 , 明显的变化是踏歌走入民间 。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五·怪术》记载,梵僧难陀“初入蜀,与三少尼俱行……饮将阑,僧谓尼曰:‘可为押衙踏某曲也 。’因徐进对舞,曳绪回雪,迅赴摩跌,伎又绝伦也 。良久曲终,而舞不已 。”这显然是踏地为节的队舞,梵僧少尼参与其中,表明踏歌这种艺术活动不再仅仅是宫廷或者官员中流行的活动 。宋徽宗时期的《宣和书谱》记载了中唐文宗太和年间南方的中秋月俗:“太和中,进士文箫 , 客寓钟陵 。南方风俗,中秋月夜,妇人相持踏歌,箫往观焉 。而彩鸾在歌场中 , 箫心悦之 。” 彩鸾就是唐代女冠吴彩鸾,以小楷抄写《唐韵》闻名 。到中唐时期,踏歌已经由“宫俗”转变为“民俗” 。到南唐时期 , 踏歌变成一种个人娱乐活动,已经不拘一格了 。《太平广记》卷二十二引南唐沈汾《续神仙传》云:“蓝采和……每行歌于城市,乞索 , 持大拍板,是三尺除,常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 。……行则振靴唱,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歌词极多,率皆仙意,人莫之测 。”这与传统的“队舞曲”已经没有关系了 。综合起来看,汪伦、李白时代的踏歌,最符合实际的情况是连臂踏地为节 , 汪伦派出了家乐队,实施送别踏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