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踏歌”是一种综合艺术 , 在绘画、民俗、音乐、诗词、舞蹈等艺术中均有表现,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代 。由孙颖编导并作词曲、北京舞蹈学院表演的古典舞《踏歌》,以优美的舞蹈形式展示了汉魏舞风的奇妙瑰丽,再现了古时民间质朴的踏歌风格 。从艺术形式上看,古典舞《踏歌》借鉴和糅合汉画像砖的造型和藏区民间舞蹈动律 , 融合了现代审美观念,杂糅了众多舞蹈因素,是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 。正如评论所说,虽然这是一次成功的转化,但也“与原汁原味的古代踏歌有一定的距离” 。那么 , 原汁原味的古代踏歌究竟是怎么回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赠汪伦》中的“踏歌”是一种什么场面?南宋画家马远《踏歌图》中的场景是不是原汁原味的“踏歌”?如此问题均需要认真梳理 。
李白《赠汪伦》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汪伦是歙州泾县(今安徽宣城市泾县)当地的豪族(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汪伦送行李白为什么要踏歌?踏歌是一种什么礼仪?他是如何“踏歌”的?李白何以如此感激?厘清这些疑问,首先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唐代以前人们怎么送行;李白同时代送行唱什么歌,踏什么舞;踏歌究竟是一种什么场面 。根据任半塘的理论 , 这一问题需要从“乐”“辞”“伎”三个角度进行考察,也就是踏歌的音乐、歌辞和伎艺三项内容 。
古人善吟劳离之歌
《诗经·小雅·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创造了一个经典别离场景,成为后世送别艺术文学的用典 。西汉刘向编《荆轲刺秦王》则描述了一个著名的“易水送别”场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燕太子丹送荆轲刺杀秦王 ,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场面悲壮慷慨,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的送别场景 。至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的时代 , 青年男女的短暂别离、游子思妇的生恋死别成为主题,如:“行行重行行 ,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魏晋南北朝文人文学大发展的时期,赋诗留别成为文人送别场合的重要环节,如南朝齐梁诗人沈约《送别友人诗》:“君东我亦西 , 衔悲涕如霰 。浮云一南北 , 何由展言宴 。方作异乡人,赠子同心扇 。遥裔发海鸿,连翻出檐燕 。春秋更去来,参差不相见 。”在诗歌中表达依依惜别的情感 。
初盛唐的文士充满建功立业、致君尧舜的雄心壮志,反对在送别中儿女情长、执手泪眼 。初唐青年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即为典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场面豪情万丈 。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宋璟《送苏尚书赴益州》用了《诗经·小雅·采薇》“杨柳依依”的典故:“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则以酒饯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唐代,“灞桥折柳赠别”成为一种相沿成习的送别方式 。灞桥又被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五“雍陶”载:“雍陶典阳安,送客至情尽桥 。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情止至,故桥名情尽 。’陶命笔为一诗云:‘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 , 任他离恨一条条 。’”于此可见,灞桥送别时失魂落魄和牵肠挂肚的场面多么感人至深 。
推荐阅读
- 血麦是什么 血麦的功效和作用
- 上巳节是什么节日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 着落 着落的拼音
- 松木家具的优缺点 松木家具的优缺点是什么
- 380v5匹空调用几根线 5匹380v空调用多大的线
- 万圣夜和万圣节的区别有哪些
- 冰箱不制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冰箱不制冷的原因
- 杨梅酒的制作方法 杨梅酒的制作方法及功效
- 大熊猫的资料 大熊猫的资料信息
- 如何防止馒头开裂 如何防止馒头开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