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不竭的意思是不是永远没有了尽头 用之不竭的意思( 二 )



用之不竭的意思是不是永远没有了尽头 用之不竭的意思


黄河入海
为什么说只要遇到一个高大的事情的时候,代表母亲的这个字就会出现,这个解释符合《道德经》的本意吗?怎么成立的?我们先看《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是在讲世界的本源 , 讲根本性的东西 。我们再看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讲这世界的“道”怎么产生万事万物,这又是一个高大的事情 。再看五十二章,刚才讲的思维方式关联很密切,“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 , 复守其母”了解了“道”才能了解具体的万事万物,了解具体的万事万物,再回来“复守其母” 。了解了具体万事万物的道理,才能更尊重这个道理 。拿母子的关系来形容最高的道理和万事万物的关系 。小孩儿读了就知道 , 了解母亲,才能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更应该去爱护和守护母亲,“复守其母” 。我们再看二十章最后几个字“我独异于人 , 而贵食母”,好多人觉得这几个字不好理解,其实太好理解了 , “我独异于人”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而贵食母”就是把自己始终当作一个婴儿状态,赤子之心的状态 。很多地方现在还有“吃妈妈”这个说法,就是恢复到吃奶的状态,就是老子认为“道”的状态对母亲的依赖 。所以我觉得这是在无形中讲的道理 。为什么说《道德经》适合小孩儿读,因为在讲“道”的时候他就知道我们应该尊重“道”,老子往往把“道”跟“母亲”放在一个并列的位置,用这个形象来讲“道”具体的恩惠、恩德,对万事万物的作用,母子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一章只有这样的几句话 。
在别地方被解释的非常神秘,山谷为“神”什么的 。那这个解释除了从书本身“以经解经”,还有什么样的文化源泉呢?给大家做一个细致的说明,《道德经》这本书最早是用楚国的文字刻成的 。不管老子的出生地是河南的鹿邑还是安徽的涡阳,他们当年都属于楚文化的地盘 。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母亲的崇拜,“生殖崇拜” 。大家知道“生殖崇拜”只是一个形式 , 可是它的本质是对母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小学美术课本里边选了一个雕像叫“大地母神”,欧洲奥地利有一个小城镇叫维伦纽夫,这小城镇非常小 , 却是世界级的名镇,因为在这个小城镇出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尊人类雕像,一尊女性雕像,约25000多年前的 。这尊女性的雕像只有11厘米高 。脸都是被头发遮住的,可是和养育生命、抚育生命相关联的部位,凸显的非常的明显 。所以把它叫“大地母神”,它标志着我们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时期 , 就是“生殖崇拜” 。河南的仰韶文化也有这种生殖崇拜的痕迹,到了鹿邑崇拜的叫“子孙爻”,壮族叫“阿央白” 。好多地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这种崇拜的遗存,它标志着我们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时期,对女性的“生殖崇拜”,这种“生殖崇拜”的正能量是什么?就是前边说的 , 对母亲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
涨知识:
“大地母神”像

用之不竭的意思是不是永远没有了尽头 用之不竭的意思



雕像介绍
维林多夫母神又称石维纳斯
整体雕像象征着旺盛的生育力,是这类女性形象中最有特色也是最令人难忘的雕像、女性怀孕生育 。对旧石器时代的原始先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部落能否壮大和生存下去就取决于这种奇迹 。先民心目中理想的权威女性形象,并非亭亭玉立的少女,而是最具有女性生育特征的母神 , 于是今人戏称它为“石维纳斯” 。类似的雕像人们在欧洲各地先后挖掘出来,体积都很小 , 可能是供原始人随身携带的护身符 。这件作品大约制作于25000~20000年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