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流传至今的文学瑰宝,向来要求押韵工整,文采兼备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尤其是魏晋时期的文学,更是注重辞藻之华丽,用句之精妙 。不但句词与意象皆有增加,更是要求二者合一,彼此兼顾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但古往今来 , 唯独有一首诗却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
它没有华丽的词汇,精妙的语言,就连押韵也全然舍弃,可偏偏这样一首“离经叛道”之作 , 却为何被后世奉为经典呢?
这就要从诗的作者郑板桥开始说起了 。
01 “怪人”郑板桥康熙三十二年,郑燮在鱼米之乡江苏出生 。
初听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陌生 , 但郑燮号板桥,因其在画作上都会落款“板桥郑燮”,因此郑板桥的名字也就渐渐流传开来 。
清朝初年,在扬州地区有一批书画风格异于常人的奇人,其中成就最高的八人被誉为“扬州八怪” , 而郑板桥则是“扬州八怪”中最负盛名的一位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当时,世人皆追捧黄庭坚、赵孟頫的书法,隶书的风格被许多文人所采纳 。
隶书又称八分书,“八分”一词,最早见于晋衛恒四体书势 , 至于八分书的定义 , 更是说法颇多 。
但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八分”指东汉成熟的隶书,而其特点则为笔势如八字相背,左右两侧分布之状 。
“熹平石经,为其标准 。”所以称为八分书 。
郑板桥却不甘落于俗套,他在隶书中加入行楷草,所书风格别具特色,书法凌乱无序,甚至被人称为“乱石铺街”,但他却怡然自得,为其取名“六分半书” , 意味着虽取自隶书,但又有创新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这种创新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郑板桥打破了篆、隶、正、行、草等各种书体的界限,他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随意安排,以楷书、隶书为主 。
其二,他更是敢于打破书与画的界限,将一些画法笔触融进了书法之中,所写文字笔墨浓淡,笔画粗细,正斜分布,与当时书法所追求的截然相反 。
后人也将这种独特的书法称为“板桥体” 。
关于六分书的由来 ,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早年间,郑板桥练习书法相当刻苦,常常琢磨笔法字体,一次想得出神,他随手比划,手边无纸笔,就在妻子的背上划了起来 。
而他的妻子则不耐烦地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干嘛在别人的体上乱划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番话却突然点醒了郑板桥,是?。榉ㄓ尚亩溆诒始猓约何我欢ㄒХ滤四?。
于是郑板桥便另辟蹊径,开创了“六分书”,而先前的文体,从他四十岁之后便极少书写了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除了书法别具一格外,他的画作同样出色,但郑板桥一生只画三种东西,兰、竹、石 。
他认为兰花四季不凋谢,翠竹百节而常青,顽石万古不败,人的品质更是千秋不变 。
石头是前人画作中常见的题材,但一般只作为陪衬,用来突出画作主体,但郑板桥却有一幅《柱石图》,就单单地画了一块孤石立于画中 。四周虽无它景却更能凸显石头那种直冲云霄的豪迈苍劲之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