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长城典故的由来 自毁长城典故


自毁长城典故的由来 自毁长城典故


自毁长城典故的由来 自毁长城典故


如何对待自己的英雄 , 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深刻考验 。或许有人说,对待英雄很简单?。枞儆蛑诨逗簦怯谛?。但其实远非如此简单 。
例如,某男青年骑坐到女红军雕塑头上微笑拍照 , 虽是个案 , 却刺痛人心 。但比不懂敬畏更可怕的是 , 能否压制自己的自私,始终拥有崇敬英雄的初心 。要知道,从古至今,对手都在高明地玩诛心游戏,让你释放出内心的恶来,让你猜忌、怀疑、恐惧,然后冷落、否定甚至诛杀自己的英雄 。

公元前229年,一代战神李牧死了 。
李牧一生没有打过败仗,但死得很窝囊 。历史上对他的死亡记载,有两个版本,一说是他在被剥夺兵权后,愤而出逃,逃跑路上被追兵追上杀死;一说是被逼自杀 。
《战国策》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李牧自杀的经过:他被剥夺兵权后,回赵国首都邯郸求见赵王迁,后者不见,反而让大臣韩仓出来数落李牧的罪过 。有一回你战胜回朝,大王给你赐酒 。你向大王祝寿时 , 手里却好像握着一把匕首,所以罪该处死 。
李牧赶紧解释说,不是匕首啊,“我的右臂有病伸不直,身材高大胳膊却显得很短,不能接触到地面 。如此拜问大王的起居是很不得体的,唯恐在大王面前犯下死罪 , 所以让工匠做了一块木头接在手上 。君王如果不相信,请允许我拿出来看看 。”于是把木头从袖中拿出来,给韩仓看,假肢形状很像门轴 , 上面用布缠着 。并对韩仓说:“希望您能进宫去对大王说明这件事 。”
韩仓怎么会听,直接告诉李牧:我才不替你去说话呢,我只受命于大王,“赐你一死,不能赦免 。”
李牧只得面朝北拜了两拜,“谢大王赐死之恩”,取出宝剑准备自杀,又说:“做臣子的不能在宫中自杀 。”快步走出了棘门,右手举起宝剑准备自刎 , 可是胳膊弯曲够不着脖子,便口里衔着剑尖,撞向柱子自杀了 。
自毁长城典故的由来 自毁长城典故



李牧为后人熟知的程度,远不如同时代同属赵国的廉颇,但他在古代军事史上有着超凡卓绝的地位 。例如,他对匈奴一仗,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 。
李牧当时长期驻守雁门郡 , 防备匈奴 。他是一个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捕捉战机的杰出将领,严令部下不得进攻匈奴入侵部队,敌人一来 , 赵军马上退守营垒 。这样过了几年,虽然赵军没有损失,但朝野舆论大哗 , 认为李牧是个胆小鬼,连匈奴人也瞧不起他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 。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替代者当然要积极索战 , 结果屡战屡败,没办法 , 赵王只好又请出李牧 。
他回到边境,依然如故,避战 。匈奴来了又走,虽一无所获,但更加瞧不起李牧了 。赵军官兵,这时嗷嗷叫着想打一仗 。李牧说:时机到了 。他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 。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 。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单于听到这种情况 , 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 。
决定性的战役打响了,当匈奴进入包围圈后,赵军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 。此刻 , 赵国与匈奴都惊恐地发现:李牧居然是打仗这么凶悍的一个人,他身先士卒,勇猛无比 , 各兵种配合默契,斗志昂扬 。这一仗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 。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逼跑单于 。在此后的岁月里,胡人一听说李牧的名字,就打哆嗦 。很多年后的西汉,面对匈奴的骚扰,汉文帝刘恒还感叹说:我手下怎么没有李牧这样的大将呢,否则我还怕什么匈奴?李牧一生 , 打仗无数,没有败过,而且屡屡扮演“关键先生”的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