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自己同样具有这两面,由此产生的交互关系被称为“全体对象关系” 。
克莱因还进一步指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曾经以为是坏母亲而抗拒过的那个人原来就是自己的母亲 , 从而会由于罪恶感而产生抑郁的情绪 。
而孩子心理中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的部分,就会再次返回到“分裂”的世界之中 。
“自我”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在精神分析的世界之中,建立心理的发展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主题 。
美国的婴幼儿学者玛格丽特·玛勒(1897~1985)受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 建立了“分离到个体化模型”,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
刚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虽然在物理上是两个人的关系,但婴儿在心理上却仍然是以脐带和母亲连接的胎儿,无法从母亲身边独立 。
直到3岁左右,婴儿经过一系列曲折的经历,心理发生分离和个体化,才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 。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指出,人类在出生之后很晚才能够确立“自己”的意识 。
他认为人类的一生都处于发展阶段 , 并且提出了共分为8个段的“发展阶段论” 。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个体一性,他认为这部分在18岁左右,也就是青春期结束时才能够确立起来 。
所谓自我同一性,正如字面意思所述,指的是“同一的自我” 。由于这是在青春期才确立起来的认识,所以在此之前 , 我们都处于“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存在的”这种混乱状态 。
每个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大概都思考过“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 。自己究竟是怎么出生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不应该成为那样的人” , 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
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 , 几乎不会再去思考“我究竟是谁”这个题 。
这就是因为我们具有了自我同一性,终结了混乱的状态,埃里克森将这种混乱的状态称为“moratorium”(缓期) 。
不过,这个词和我们平时理解的状态有所不同,日本人一般将学生毕业后不找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状态为“moratorium 。
但埃里克森所说的“moratorium” , 是一种更为激进的状态,指的是为了确立自我同一性而挣扎的痛苦时期 。安娜·弗洛伊德也曾说过:
“如果在青春期没有经历过这种巨大的混乱,就无法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大人” , 对埃里克森的观点表示赞同 。
弗洛伊德派的凋零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 , 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在美国都十分兴盛 。埃里克森更是将其发展到了专门教育的模式之中 。
但是 ,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不管是在治疗方面还是在学问方面,弗洛伊德派的人气都开始衰退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 是由于抗抑郁药物和安定剂等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的出现 。
精神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 。每次45~50分钟的治疗 , 每周4~5天,需要连续坚持2~3年的时间才能见效(这是弗洛伊德制定的规则,直到现在仍然被沿用,没有太大的变化) 。
不管在时间上还是在经济上,对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很多人为了能够尽早治愈,都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 。
推荐阅读
-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
- 沁园春长沙意象意境情感分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
- 青春期逆反心理原因 分析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 美的组词100个 美的组词
- 弗洛伊德解梦 弗洛伊德解梦查询
- 衍太太出自朝花夕拾的哪一篇 衍太太的人物形象分析
- 消除精神紧张 怎么消除精神紧张
- 勇者大冒险3为何不出了 剧情分析丰绅殷德与安岩的秘密关系
- 看过精神科门诊能买保险吗? 看过精神科门诊能买保险吗
- 离婚案件可以反诉吗? 离婚案件可以反诉吗精神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