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 )


弗洛伊德死后 , 精神分析学派尽管继续沿用弗洛伊德的术语体系,但是却迅速地分裂为许多派别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继承“构造论”提出的“自我心理学” 。

安娜对什么是自我机能、自我是如何发展成熟的,以及什么是防卫等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后来,她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 , 在教育领域极为活跃,还创立了矫正少年不健康行为的机构,终生未婚的她,尽管并没有取得博士学位 , 却仍然被尊称为“弗洛伊德女士” 。
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因为条理清晰、内容严谨而在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甚至被看作科学的精神科的治疗方法,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美国精神分析的主流 。
另一方面,英国虽然并不接受弗洛伊德的构造论 , 但对弗洛伊德对潜意识领域的研究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其中包括创立了与安娜相对学派的梅兰妮·克莱因(1882~1960)以及弗洛伊德非常器重的学生,创作了《弗洛伊德生平》一书,并且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杂志第一位主编的欧内斯特·琼斯 。
在他的支持下,克莱因的学派也成了精神分析领域另一大阵营 。在“自我心理学”中 , 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自我出现的年龄 。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婴儿与动物无异 , 在母子关系之中几乎没有纠葛,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牢固 。
直到父亲的介入,才使得这种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因此 , 他认为在孩5-6岁的阶段,才开始出现“自我” 。

但即便是安娜·弗伊德本人也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 。所以,她后来才开创儿童精神分析 。
针对于此,克莱因提出的心理发展模型将重点放在了早期的母子关系上 。她认为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左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克莱因认为 , 从出生到3~6个月(也有说法是三四个月)的婴儿处于“幻想分裂状态”的世界之中 。
婴儿将有温柔有时又十分可怕的母亲看作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更准确地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婴儿或许还没有“人”的概念) 。

对于婴儿来说,他们甚至无法认识到乳房和脸都是属同一个母亲的事实 。
此外,婴儿对乳房的认识也是分裂的,有乳汁流出时就是“好乳房” , 而没有乳汁时则是“坏乳房” 。
吃饱母乳心情不错的婴儿 , 在忽然间失去乳房时 , 不会考虑其中的理由只是单纯地认为“坏乳房来了” , 从而做出哭闹的表现 。
克莱因认为 , 婴儿在面对“好乳房”的时候会表现出“好的自己”,而面对“坏乳房”时则会表现出“坏的自己” 。
她将根据对象的状态,认为对象变成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存在的情况称为“分裂”,将对象的一部分(比如“好乳房”)和自己的一部分(“好的自己”)联系起来的情况称为“部分对象关系” 。

当婴儿的认知功能得到发展后 , 会意识到微笑的母亲和发怒的母亲都是同一个人,届时也会将“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重新合二为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