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把所有城市搞成一个模式,同城化就失败了


“同城化就是一体化,就是在城市间的一体化”
“如果把所有的城市搞成同一个模式,这个同城化就失败了”
“一味的把同城化寄托在思想觉悟上是不够的 , 需要有规则约束”
“该同的不同不行 , 不该同的烂同也不行,可同可不同的不要强求”
【范恒山:把所有城市搞成一个模式,同城化就失败了】近日,在第三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给出了上述观点 。
十多年前 , 范恒山在主持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时,就已在提及推进广佛同城化的问题 。后来,他指导过长三角一体化、武汉都市圈等多个地区的同城化工作 。
今天看来,同城化不是“新词”,却是“热词” 。沈抚、西咸、贵安、武鄂、昌九、长株潭、宁镇扬等等地区,都在开展同城化探索 。其中还有不少地方的同城化,上升到国家战略或国家决策层面 。比如近期国家级都市圈再度扩容,郑州都市圈成为第10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发展规划 。
推进同城化工作任重道远 , 什么是同城化,谁来推进同城化,如何推进 , 靠什么推进?不妨听听范恒山的思考与总结,他谈了经验,也讲了误区 。
认识同城化——“同城化”就是“一体化”
区域经济是当前火热的概念之一,但什么是“同城化”,众说纷纭 。
范恒山给出他的定义:“简单说就是指一个城市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城市或者多个城市,依照统一规则来谋划和运作 。或者说,是把相邻的两个城市、或多个城市,当作一个城市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 。”

范恒山:把所有城市搞成一个模式,同城化就失败了



谈到“同城化”这个概念,难免会将其与“一体化”这个区域发展的概念进行比较,同时还想将两个概念比个高下 。
在范恒山看来,城市之间可以有很多合作的层次,最基础的是礼节往来;其次是“协商发展”,有事就开会沟通交流;然后是“协同发展”;再往后是“融合发展” 。以上合作层次,不断加深,发展到“同城化”,就是城市合作的最高形式 。
“一体化”讲的是地区之间 , “同城化”则是城市之间,两者都是合作联动的最高层次,“‘同城化’就是‘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在城市间的体现” 。
同城化的“同”并非雷同,不是同一个模式 , 而是协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范恒山提到,“同城化”一定是“以差异为条件、以协同为导向”来推进的,如果所有城市搞成同一个模式,这个同城化就失败了,它需要各个城市间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
然而 , 同城化的“同”也并非所有方面都要协同 。“该同的不同不行,不该同的烂同也不行,可同可不同的不要强求 。”范恒山强调,“强求一律,把不该同的同了,会影响到城市的活力与特色” 。
“实 , 实 , 实,是同城化的核心!”他一口气强调了三遍“实” 。当全国多地同城化工作历经多年实践后 , 范恒山发现,“务虚大家都懂,现在做得漂亮的很多 , 但一切工作都要建立在‘实在’上 。“
三个障碍——需要超过局部利益
眼下,同城化推进工作实际面临着三个障碍 。
第一个障碍比较少见,即地理之间的差距 。长三角、珠三角的提法已是常态,重要文件中却少见“西三角” 。
范恒山谈到,我们提到要推进成都、重庆和西安合作,但他们在经济上的互补性的确不如长三角、珠三角密切,中间横着秦岭 , 地理上是分割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难做到同城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