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是否存在,五代柴窑瓷器有白胎

柴窑是否存在

柴窑是否存在,五代柴窑瓷器有白胎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 。郑州下属新密市牛店镇有个月台行政村,离市区20多公里,农历每月单日有集 。“月台”原来叫“阳子台”,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属下弭邑城,后来才改名为“月台”,并且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 。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月台“唐宋瓷窑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柴窑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 , 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 。”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 。
五代柴窑瓷器有白胎五代青瓷胎土大体有黑灰胎和白胎两大类 。黑灰胎类中有灰胎、青灰(深灰色)胎等 。色调以“青”为基础,主要有青灰、青绿与粉青、天青两大类 , 其中青灰、青绿釉占总数的95%以上,粉青、天青釉占不足5%的比例 。
白胎占总数的25% 。有纯白的 。也有灰白的,因相对于黑灰胎 , 呈色浅的多,故以白胎称之 。纯白者多数颗粒较粗,质略疏松;灰白者质细密、坚硬 。这类胎土的器物多见于五代晚期,其中的灰白胎见于五代末 , 宋代仍存在 。
柴窑的八大特征现将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全部特征揭示如下:


1.柴窑瓷器是蜡模工艺制作的琢器,在器物的双耳装饰处两边胎壁上能隐约见到垂直的合模线 。


2.柴窑瓷器的胎质坚致、细润、洁白,是优质的单一瓷石原料为胎坯 。


3.柴窑瓷器的釉质釉色是矿物质原料和矿物颜料调剂的多彩色釉 , 釉色除了蓝、绿各色的许多过渡色釉(天青色)外还有红色、黄色、紫色、白色、黑色、青花(靛蓝)等釉色 。


4.柴窑瓷器釉中有大开片和细开片两种,釉中有气泡和无气泡两种,气泡呈褐黑色的死亡现象,个别气泡已经破开呈圆鼓形的孔洞 。釉面有橘皮纹现象 。


5.柴窑瓷器有三种尺寸:高12cm左右;高20cm左右;高40cm左右 。大多为陈设的瓶类器物 。


【柴窑是否存在,五代柴窑瓷器有白胎】6.柴窑瓷器除了圈足露胎外 , 其他胎面是满釉 。器物是一匣一缽正烧 。不是支钉支烧 。


7.柴窑瓷器釉下有蜡油沁色沁迹,釉下有蜡的杂质渣粒,釉质清潵见底,釉呈“明如镜”的光亮现象 。


8.柴窑瓷器的胎釉厚度在1至3mm左右 。胎釉在强光下不透明和微透明 。
三国时期的北地是指哪里北地郡的迁移最关键的历史时间点是在三国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将北地郡迁徙固定在了现在陕西的耀县、富平、铜川一带,并且,之后北地郡再也没有迁移过 。
而后的西晋、十六国、南北朝等等各个朝代,北地郡都在现在的陕西耀县地区,所以柴窑出北地,并不是指长江以北,而是指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北地郡,简称北地 。
柴烧瓷器特点稀缺性:柴窑瓷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现代所存在的柴窑数量少,因而具有稀缺性 。一是政府明令禁烧柴窑 , 没有松柴供应,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柴窑烧制风险大成本高;二是一窑下来 , 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三是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特别是把桩师傅 , 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 。
润泽度:柴窑烧窑使用松木燃料对陶瓷有滋润作用,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 , 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独特风格 。
柴窑烧瓷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