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

螳螂的外形特征

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


螳螂在昆虫中体型偏大,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身体流线型,以绿色 , 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 , 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头部呈扇形,较?。桓囱弁怀? ,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 , 上颚强劲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咴低该魃? ,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 。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
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螳螂特征如下:
1、螳螂全身绿色,有利于在草丛中隐藏 。头是三角形的,可以旋转180度,这样可以更有利地观察猎物 。一双有力的翅膀和六只灵活的脚腿,前爪酷似镰刀,上面有尖利无比的锯齿 。腹部较大 。
2、习性上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 。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
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


蚂蚱特征如下:
1、外形上蚂蚱的触角呈短鞭状,后腿较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利于躲藏 。蝗虫口大、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
2、习性上蚂蚱以植物叶片为食 。小蚂蚱刚出土的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叶植物,食量很小 。
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


扩展资料
【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 , 属肉食性昆虫 。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 。中国已知约147种 。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
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蚂蚱 ,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 。据统计,蝗总科共有859种蚂蚱 。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
参考资料:

昆虫记中螳螂的绰号是什么昆虫记螳螂的外形是:螳螂的身体呈流线型 , 体色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其标志性的特征为前肢上的一排坚硬锯齿 , 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 , 大而透亮的复眼突出 。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 , 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 。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 , 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
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特征有哪些图片


昆虫记螳螂的生活习性:
1、螳螂是肉食性昆虫,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 , 因而是益虫;
2、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3、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 , 依靠拟态不但可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动作灵敏 , 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01秒,它只吃活虫 。
螳螂的外形特征是什么1、姓名:螳螂
外貌: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 , 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 , 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 。
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 , 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 。复眼突出,单眼3个 。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捕捉足 , 中、后足适于步行 。
习性: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 。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 , 很难饲养成功 。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 。
蚜虫繁殖力极强 , 且易饲养 。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 , 让其繁殖待用 。其他饲料昆虫有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 。
2、姓名:瓢虫
外貌: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 , 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 。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 。头常嵌入前胸中 , 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 。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
习性:捕食性瓢虫成虫寻找猎物的过程中由下列步骤组成:寻找适宜的生境即猎物的寄生植物,然后在植物上寻找猎物 , 抓住并捕食 。
显然,在寻找生境过程中,视觉起着重要作用;但亦有列外,有些植物挥发性物质对一些瓢虫的寻食产生作用 , 如对灰眼斑瓢虫而言,松树的挥发性物质更有吸引力 。
3、姓名:蜘蛛
外貌:蜘蛛体长从0.05毫米到60毫米不等 。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部分种类头胸部背面有胸甲(有的没有),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也有6个、4个、2个、0个的) , 排成2~4行 。腹面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两个额叶中间有下唇 。腹部不分节,腹柄由第1腹节(第7体节)演变而来 。
腹部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有的具各种突起,形状奇特 。腹部腹面纺器由附肢演变而来 , 少数原始的种类有8个,位置稍靠前;大多数种类6个纺器,位于体后端肛门的前方 。
还有部分种类具4个纺器,纺器上有许多纺管 , 内连各种丝腺,由纺管纺出丝 。感觉器官有眼、各种感觉毛、听毛、琴形器和跗节器 。
习性:蜘蛛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即游猎型和定居型 。
游猎型者,到处游猎、捕食、居无定所、完全不结网、不挖洞、不造巢的蜘蛛 。有鳞毛蛛科,拟熊蛛科和大多数的狼蛛科等 。定居型的:有的结网,有的挖穴,有的筑巢 , 作为固定住所 。如壁钱、类石蛛等 。蜘蛛似乎懂礼貌,凡营独立生活者,个体之间都保持一定间隔距离,互不侵犯 。
4、姓名:瓢虫
外貌:成虫体长80~100毫米 , 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 。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 。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 , 后翅淡绿色 。
若虫与成虫近似 。卵成块状 。世界上共有5000多种蚱蜢,其中的许多种不仅能跳 , 而且能飞 。在它们又窄又厚的前翼下面,有一对又宽又薄的后翼 。蚱蜢飞行时,抬起前翼 , 而拍打后翼 。不过它们更多的是用后足跳跃行进而不是用翅膀飞 。
习性:蚱蜢一般在每年7~8月间羽化成成虫 。雌雄成虫交配后雄虫不久就会死亡,雌虫却大量吃食,积累营养 。经过1周后,腹内的卵成熟了,就开始产卵 。
它一般将卵产在干燥而地势稍高的沙瓤中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 , 有利于蚱蜢的产卵和卵的孵化 。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 。各地均为一年发生1代,成虫产卵于土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块在土中越冬 。
5、姓名:瓢虫
外貌:黄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 。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 “腰” 相连,腹部具可怕的螫刺 。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 。
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 。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
习性:翌年春季,气温升到3℃时,马蜂即开始散团活动 。由于马蜂在自然界越冬成活率低 , 为保证来年蜂源需要,人工辅助其越冬 , 可使其成活率由不到10 %,提高到60一80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