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 。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 。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 。
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 。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 。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 。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 。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
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 。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 。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 。
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 。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 。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 。
唐宋八大家都是进士出身;但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 。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 。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 。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 。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
推荐阅读
- 揽福属于哪个汽车品牌
- 福州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一年多少钱
- 取得长沙棚户区改造安置补贴凭证一年内未购房的凭证是否作废
- 口红吊兰一年开几次花 口红吊兰一年四季都开花吗
- A2降级一年能增驾吗?
- 小车15年后一年几审
- 霸气的励志的初三说说,初三最后一年毕业留言
- 南京大学生医保一年交多少钱
- 肇东是几线城市 位于哪里
- 小学一年级口算技巧 简单易学赶紧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