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主人公是谁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有一次,一位督邮来陶渊明的彭泽县视察,陶渊明刚想出去迎接,县衙里的人就跟他说:“你这样去是不行的,得穿上正式的官服,才能去见他 。”陶渊明愣了半天,吐出来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然后收拾了一下东西,回家种菊花去了 。这个故事历来都被大家广为流传,体现了陶渊明绝不苟且的高洁人生 。那么,陶渊明说的“五斗米”究竟是多少呢?有的人一知半解,以为“五斗米”就是陶渊明一个月的工资 。其实这是错误的 。在晋朝,官员的工资都是发日薪,即每天五斗米 。那么,“五斗”又是多少呢?在晋朝,一斗差不多是现在的4斤,那么五斗就是20斤,一个月就是600斤大米 。按今天的米价,每斤3块钱,即陶渊明每个月的工资合现在1800元,一年刚过两万 。对一个县长来说,这个工资确实也太低了!不光是老陶,就是我们也得愤而辞职,没什么好留恋的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不过,您也知道,考公务员谁会为了那点死工资?福利才是大头!在晋朝也一样,按规定,县令可以合法地分到300亩“公田” 。这300亩公田能打多少粮食呢?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在东晋时,江南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地每亩能出33斗粮食,陶渊明的彭泽县位于江西,也属于比较肥沃的地方,每亩33斗没问题,300亩就能打9900斗粮食,合成今天的钱,将近12万元 。也就是说,老陶即使不贪污、不收礼,干一年县令的收入也差不多有个14万元 。这个收入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很不错了,所以老陶为了气节随便就放弃了,才显得更加可贵 。那么,回到当时的物价水平,老陶的这个收入到底怎么样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主人公是谁

文章插图
咱以买房为例吧,看晋朝时的书可以找到几个例子,比如在东晋时,杭州有个和尚还俗,买了套房,花了3万钱;梁武帝时,官居副宰相的徐勉两个儿子结婚,每人买了一套豪宅,各花了25万钱 。按照古今的汇率,东晋时的1钱合今天的5毛,3万钱就是1.5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陶渊明当县令一年的收入可以买十套房,或是一套别墅再加精装修 。可惜的是,老陶就为了所谓的气节,竟然把这十套房统统抛弃了,真是“败家子”啊,让现在一年工资只能买一平米的我们情何以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