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 , 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 词以月起兴 , 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 , 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 , 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 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
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 , 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


《明月几时有》出自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
歌词: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唯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寒朱阁 , 低绮户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我欲乘风归去 , 唯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 , 何似在人间 , 转寒朱阁 , 低绮户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但愿人长久歌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全文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译文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苏轼赏月之时 , 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 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 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 , 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 哪像是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 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 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 , 即便相隔千里 ,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如果我有个弟弟 , 并且与弟弟分离很长时间 , 我也会感觉很悲痛 。 我认为 , 一个人如果为了做官而牺牲感情的话 , 就不会有苏轼那种纯真的感情了!
下片开头“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三句 , “转朱阁” , 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 。 “低绮户” , 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 , 使其不得安眠 。 “朱阁”“绮户” , 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 。 既写月光 , 也写月下的人 。 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 。 “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 。 “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 , 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思 。 下面“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三句 , 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 , 人有离合 , 自古皆然 , 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 。 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 , 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 “蝉娟” , 月色美好的样子 。 此句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蜕变而来 。 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 , 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 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 , 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一样 , 是积极乐观的 。 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 , 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