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5篇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 五 )


一、紧抓常规教学, 有备无患
1、做好课前“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备学生:就是指用学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级特征、观察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爱好程度和接受程度, 并实时的为备教法提供信息参考 。 我所教的1班和6班, 特征各不相同 。 1班学生人数66人, 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 。
6班学生人数70人, 男生人数占了绝大多数 。 结合《中国历史》的学科特点, 男生的接受能力和爱好程度普遍高于女生, 所以我在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 在1班会下较大的劲来活跃课堂气氛, 而在6班, 课堂气氛不太需要我的调动, 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 。 所以, 做好了“备学生”的工作, 课堂上就会比较轻松 。
备教材:就是指教学工作者要对自己所用的教学参考书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彻 。 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老师的讲解, 老师对于知识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讲解不透彻, 学生就很难接受, 并且还会对学科产生厌烦情绪 。 故, 我十分重视备教材 。 开学时, 我只拿到了一本教科书, 没有任何相关参考资料, 为了给学生上好丰富的历史课, 我积极在网上查找课时资料、观看学习教学视频, 没有参考书, 我就自己在网上下载电子书, 然后到县城打印装订, 尽最大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课堂、丰富学生知识 。
【通用5篇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 备教法:有了教的对象和教的内容还不够, 要活跃课堂、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良好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 《中国历史》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 这就要求任课的老师不能过于死板, 那样只能把本应该活跃的课堂上得枯燥乏味, 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 。 哪一个知识点该用平铺直叙、哪一个知识点结合历史典故激情飞扬、哪一个知识点又该融入神话传说丰富课堂内容、哪个时候应该把学生的互动列为重点活跃课堂氛围, 等等, 我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必要是还要课前演练一番 。
2、多听课, 勤学习, 善反思
学校关心新进教师的教学成长和能力培养, 为我们指定了一帮一指导老师, 我的指导老师是谭道书主席 。 不管什么层次、什么学科的听课, 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 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 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 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 各种教学方法, 模式的展示, 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 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 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 单调, 脱离实际的成见 。 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
二、重视尖子、鼓励后进, 优差结合, 整体推进
虽然是《中国历史》学科, 但我决不忽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 。 学期初, 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 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 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 调整教学方法 。 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 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同学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力争每一名学生不掉队 。
三、课堂效果与教学成绩
本学期, 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期末考试, 我两个班的孩子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名列年级前茅, 又特别是这次期末考试, 我6班32名(近半数)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 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 。 我自己也不断钻研业务, 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成长与提高 。
四、深思自我不足与来期教学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