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15篇 五年级家长会演讲稿(13)


二, 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在某大学,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 因成绩出类拨萃, 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 。 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 说什么也不愿出国 。 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 。 大学生四年中, 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
很显然, 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 。 所谓过分保护, 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 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 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 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 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 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 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 社交无能, 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 。 第三是优柔寡断, 缺乏自信心, 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 责任心淡漠, 报复心较重, 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 对父母过分依赖, 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 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 。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时里, 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 美国人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 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 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 到外边参加劳动 。 即使是富家子弟, 也要自谋生路 。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德国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 德国的法律还规定, 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 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
日本人教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 。 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 全家人外出旅行, 不论多么小的孩子, 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 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应该自己来背 。 ”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 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 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 在商店售货, 照顾老人, 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
三, 真正关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 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 可是经过调查, 我们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 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 。 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 。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 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 和孩子交流思想, 沟通情感 。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 。 不一定要在空闲时, 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 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 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 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 。 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 上街购物, 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 参观 。 拓宽孩子的视野, 陶冶孩子的性情 。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 。 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 并相到交流观后感, 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
(二)、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 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 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 送给孩子一个拥抱, 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 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 无需太多的言语, 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 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