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的主要价值有哪些 黍米的药用价值


黍米的主要价值有哪些 黍米的药用价值

文章插图
黍米的主要价值黍米颗粒大于小米,呈金黄色,粘度很大 。据分析:每100克黍米含蛋白质9.6%、脂肪0.9%、糖16.3%、热量1515千焦耳,以及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这除食用外还可入药,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补中益气”的具有食疗价值的食品 。中医认为:黍米具有滋补肾阴、健脾活血的作用,还有治疗杖疮疼痛和小儿鹅口疮的功能 。中医还指出:黍米黏性大而难以消化,切忌过量食用,尤其老弱病人和胃肠功能欠佳者更要少食,心血管病人、血脂过高者,最好不食,以防止胆固醇、血脂的升高 。
除此之外,黍米是酿造黄酒的最好的原材料 。【性味】甘,平 。
①《吴普本草》:甘,无毒 。
②《别录》:甘,温,无毒 。
③《饮膳正要》:甘,平,无毒 。
④《纲目》: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太阴经 。
【黍米的功效】益气补中 。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 。
①《吴普本草》:益气补中 。
②《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
③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煮粥或淘取泔汁 。外用:研末调敷 。
【选方】①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黍米汁涂之 。(《千金方》)
②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黍米、女曲等分 。各熬令黑如炭,捣末,以鸡子白和涂之 。(《肘后方》) 黍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益脾和胃、安神助眠、止泻、乌发 。主治咳逆、烦渴、霍乱、止泄、除热、胃痛、不思饮食、肺虚咳嗽、烫伤等 。《名医别录》中记载: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黍米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补中益气”具有食疗价值的食品 。黍米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有棕榈酸、廿四烷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异亚油酸等,均有利于生长发育 。黍米中含有的粗纤维、灰分、黍素等有促进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 。黍米中还含有多种米、麦中所缺乏的氨基酸,对调补机体代谢十分重要 。此外,黍米还有治疗小儿鹅口疮及水火烫伤的功效 。
黍子的药用价值 1、蛋白质与氨基酸黍米中蛋白质含量相当高,特别是糯性品种,其含量一般在13.6%左右,最高可达17.9% 。从蛋白质组分来分析,黍子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平均占蛋白质总量的14.73% 。其次为谷蛋白和球蛋白,分别占蛋白质总量的12.39%和5.65%,醇溶蛋白含量最低,仅占2.56%,另外,还有64.67%的剩余蛋白 。与小麦籽粒蛋白质相比较,二者差异较大,小麦籽粒蛋白中醇溶蛋白含量高,占蛋白质总量的71.2%,粘性强,不易消化 。黍子蛋白主要是水溶性清蛋白、盐溶性球蛋白及白蛋白,这类蛋白质粘性差,近似于豆类蛋白 。因此,黍子蛋白质优于小麦、大米及玉米 。
黍子籽粒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每100g小麦、大米、玉米分别为140mg、147mg和149mg,而黍子为299mg,几乎是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两倍 。
2、淀粉、脂肪与维生素 黍子籽粒淀粉含量在70%左右,其中糯性品种为67.6%,粳性品种为72.5% 。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淀粉含量差异较大,最大变幅可达15.7% 。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品种间的淀粉含量差异也很大 。黍子粳性品种淀粉中直链淀粉的比例比糯性品种高,糯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很低,仅为淀粉总量的0.3%,优质糯性品种不含直链淀粉,而粳性黍子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为淀粉总量的4.5%~12.7%,平均为7.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