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匠心独运,认识建筑之美( 三 )





中国并不缺乏石材 , 中国的木材也不是特别丰富 。 “蜀山兀 , 阿房出”是唐人追述秦时之词 , 暂可置之不论;但隋炀帝营洛宫之大木都采自远方 , 以“二千人曳一柱”;宋代在汴梁建玉清昭应宫 , 大木采自浙江雁荡山;明朝北京每年都接受远从西南各省进交的大木;清康熙重修太和殿 , 因逢三藩叛乱 , 南方大木不得至 , 只得缩小开间……这些 , 可都是不绝于书的 。 中国人至迟从东汉起就已经掌握了砌筑砖石拱券的技术 。 尽管如此 , 中国还是发展了延续几千年的木结构体系的强固传统 , 这只有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去找原因了 。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神学观念相当淡漠的中国人 , 更重视的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不朽 , 对于“身外之物” , 包括建筑 , 总是持以一种相当现实的态度 , 不追求永恒 。 西方基于对永恒的神性的向往 , 总是追求一种现实可视的不朽 , 长期以来凡重要建筑都用石头建造 。 一座教堂 , 动辄就要花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 费工耗时 , 中国人认为是不值得的 。 同时 , 儒家主张的“仁者爱人” , “节用而爱人 , 使民以时” , “罕兴力役 , 无夺农时”等观念 , 以及追求温柔敦厚的审美趣味 , 都与之有重要关系 。 总之 , 是中国人的文化在起着最终的作用 。
中国现存古代建筑绝大多数是宗教建筑 , 殿堂内一般都供奉着佛、菩萨或神仙塑像 , 建筑如何与塑像密切配合 , 使二者契合无间 , 成为内部空间处理的突出问题 。 一般来说匠师们都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尽量使塑像处在平面深度一半而稍偏后的位置 , 使其所处的空间相对高大 , 以空间的对比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二、尽量使塑像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较强的完整感的空间内;三、塑像前景尽量开阔 , 减少遮挡 , 便于瞻视并保证有足够的礼拜场地 。

若殿内采用天花 , 在主要佛像上更多安设藻井 , 使空间愈加增高 , 并以其装饰性进一步突出塑像 。 塑像下都有佛坛 , 加大人们仰瞻塑像时的垂直视角 , 增加神佛的庄严感 。 同样重要的是 , 佛坛造成了一个与凡人活动区域相对独立的特殊空间 , 并加强了众多造像的群体感 。 一般都在佛坛后侧建扇面墙 , 或是利用塑像的巨大背光来分割空间 , 空间更显完整 , 如大同辽金华严寺大殿(见上图) 。
◎本文摘自《建筑的意境》(作者萧默)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