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综述( 三 )


“如果你不遵守规则, 你就不会是方圆 。 ”写作的方法就是作文的“规则”和“瞬间” 。 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轻松地写作文 。
第二,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练习的内容从“不自由”到“自由” 。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 实验教材的内容限制很少, 作业的内容也比较宽泛 。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弊端:初三学生刚学会写作文, 对作业的方法掌握很少, 选择和接受的能力有限 。 不自由确定作业内容, 他们很难通过一次练习达到单元作业训练的目标 。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 我突破教材, 拆分了一些单元练习的内容, 用统一的内容写成“不自由”, 学完方法再“自由” 。 第一组的作业内容是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 课余生活太丰富了 。 该写什么?怎么写?一开始我以为学生一定有很多东西要写, 就让孩子在课余生活中自由发挥, 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 学生开始写的时候, 我给他们一个指导, 然后让他们自由写 。 一个学生写了十分钟才写了几句:我的课余生活就是钓鱼, 有空就和爸爸一起去钓鱼 。 经过一周的检查, 我回来看他的时候, 他还是那句话 。 感觉很好奇 。 如果我经历过的话, 一定有什么值得写的 。 不可能过了十分钟, 还是那句话 。 于是我低声问他:“你钓过鱼吗?”他说“没有”, 我说“我没钓过鱼 。 你为什么写钓鱼?”除了他, 还有几个学生, 凭空写东西, 写自己没经历过的东西 。 我觉得这个“自由”有点不可取, 就重新调整了一下, 缩小了作业范围, 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写出自己喜欢的游戏,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 。 现在学生们有话要说, 知道怎么写了 。 作文评价结束后, 我安排大家周末做家务, 写一篇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 学生熟练掌握方法后, 会进行第三次作文:业余时间除了玩游戏、参加劳动, 我们还喜欢什么活动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请写下来 。
从“不自由”到“自由”, 作业的内容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会表达,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练习写作的机会, 进一步加强了作业的训练, 可以更好地实现作业教学的学习目标 。
再比如在教第五组习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时候, 我发现这个题目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很难 。 如果允许学生自由决定作业内容,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写, 但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 根本写不出来 。 结果他们的作文变成了摘抄, 失去了作业的价值 。 所以我把作业内容缩小到很小的程度, 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传统节日, 比如学生比较熟悉的中秋节、春节, 中秋节刚刚过去 。 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作业的内容变得不自由, 但学生们因为降低了作业的难度, 写作更加自如, 他们也发现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值得继承和传播!
【/s2/】三、走进生活, 亲身实践, 让练习材料更生动 。
生活是锻炼的源泉, 锻炼的材料来自生活 。 在习题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 亲身实践, 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 积累丰富新鲜的习题素材, 培养一颗细腻敏感的心 。 在教第六套习题《美丽的地方》的时候, 我让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利用周六和周日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 走进大自然, 享受大自然的美 。 很多同学都亲自去过增城广场、增城公园、排潭的水仙瀑布、右湖岛...写下他们真实的所见所感 。 虽然没有文采, 但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这就是收获 。 再比如在教第四组观察日记的时候, 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生活, 观察自己想观察的, 感兴趣的 。 有的同学趁着机会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亲近大自然, 观察蜗牛;一些学生观察到小蚂蚁;一些人观察他们最喜欢的水果...一个学生这样描述他观察到的小蚂蚁:小蚂蚁真的很有趣, 小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头上长着两个有趣的“胡子” 。 大多数学生写下他们观察到的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