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用地|去年百城卖地近4.8万亿,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降两成

2021年,土地市场跟随房地产销售市场跌宕起伏,由火热降至冰封。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100个城市卖地金额为4.79万亿元,同比下降6.4%;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54万亿元,同比下降21.5%。曾经一路高歌的土地市场慢了下来。
在土地市场高位滑落的过程中,房企心态不免“受挫”,尤其是随着其资金链压力越来越大,拿地积极性明显回落。导致在第一轮集中供地刷新历史纪录之后,后两轮集中供地持续低迷。
对于2022年,业内人士预计,上半年供地项目可在年内开盘,对房企吸引力普遍较高,但是当前市场尚未见底,预计一季度市场仍无明显回暖迹象。而从全年来看,稳地价的政策工具箱仍会不断完善。
住宅用地|去年百城卖地近4.8万亿,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降两成
文章插图
2021年,在第二、三批次集中供地中,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回落。资料图片
高开低走,百城一年卖地4.79万亿
2021年,土地市场热度持续降低已经成为趋势,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土地市场持续低迷。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热点的100个城市卖地金额为4.79万亿元,比2020年下调6.4%。
与此同时,从企业拿地金额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市场的走势。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54万亿元,同比下降 21.5%;进入拿地金额百强企业的门槛为72亿,比上年同期下降13亿元。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了房企继续拿地积极性。
从全年来看,2021年7月被视为土地市场从热情转变为理性的分水岭,土地市场的溢价率由此开始持续走低。
在住宅用地方面,据中指土地高级分析师张晓飞介绍,2021年,全国300城成交楼面均价为552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3.85%,但是平均溢价率为11.1%,较上年同期下降4.21个百分点。
流拍地块显著提升也是2021年土地市场的特征之一,全年住宅用地共流拍1298宗地块,流拍率为13.53%,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93 个百分点。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城市土地出让金排名显示,2021年历史第一次出现了两个一年卖地3000亿元级别的城市,分别是上海的3316亿元、杭州的3076亿元。
另外,广州、北京、南京去年全年卖地金额也均超过2000亿元,武汉、成都、苏州、重庆、天津、深圳、西安7个城市卖地金额均超过1000亿元。整体来看,共有12个城市卖地超过1000亿元。相比之下,2020年有14个千亿卖地城市、4个2000亿元级别卖地城市。
【 住宅用地|去年百城卖地近4.8万亿,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降两成】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国土地市场分化更为明显,一些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依然整体活跃。在出让金方面,表现为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额继续走高,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则在下降。
住宅用地|去年百城卖地近4.8万亿,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降两成
文章插图
国企挑大梁,“集中供地”主导全年市场
集中供地是2021年土地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左右全年土地市场走势的重要力量。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22城三轮集中供地合计卖地2.29万亿元,相当于百城卖地额的一半。
2021年2月,在“集中供地”提出之初,土地市场热度较高,开发商拿地意愿也较强烈,在第一批集中供地现场异常火热,触顶抢地的房企屡见不鲜,更有不少“黑马”出现。
但在第二批集中供地前夕,由于购地政策趋严,加之资金紧张及调控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开发商购地意愿降低,观望情绪开始出现。
去年集中供地主要出现四个方面的重大调整,一是竞买方应当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二是建立购地资金来源审查制度,并且加强监管;三是土地溢价率上限设定15%;四是地价触顶可通过一次性报价、摇号、竞品质等方式确定竞得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