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数学启蒙怎么做( 二 )


你可以一边换尿布 , 一边跟宝宝唠叨步骤 , 接下来你要干嘛;也可以一边喂奶 , 一边跟宝宝念叨数学知识 , 比如 , 很多/少、更多/少、没有了等表示数量的概念 。
我见识过一位研究数学的妈妈 , 她跟 8 个月儿子的对话是这样式的:
「小宝贝饿坏了吧?妈妈给你泡了满满一瓶奶」 , 然后 , 举到宝宝面前 , 就像他看得懂也听得懂似的 , 说:「喏 , 250 毫升哦!」
宝宝喝了 200 毫升 , 没那么饿了 , 就开始啃奶头玩 , 她又说:「还剩一点点 , 我们一鼓作气就喝光了!」
宝宝喝光了 , 她又惊喜地说:「哇!现在全都喝光光了 , 你看 , 空了、没了——0!」
类似的话 , 相信很多妈妈都说过 , 只是我们很多人没有进一步引入数和量的概念 , 也不知道这样聊着聊着 , 就已经是在帮娃学数学了 。
1~2 岁
9 个月到 1 岁 3 个月 , 宝宝开始有空间概念 。 他们扣洞洞 , 扔东西 , 爬上爬下 , 逐渐形成对物体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感觉——「空间知觉」 。
你可能会说:这跟数学有啥关系?
数学学习 , 本身就是一种知觉活动 , 需要空间知觉的参与 。
空间知觉出色的孩子不仅方向感好 , 观察能力、视觉敏感性和准确性也更好 。 而这些 , 可都是学好数学必备的素质 。
再看空间知觉发展不良的孩子 , 他们在抄写时容易颠倒(当然 , 8 岁前不算问题) , 不仅影响孩子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 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
而且 , 由于对空间关系认识不足 , 这类孩子在做事的条理性、计划性以及对位置和顺序的判断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
也就是说 , 学好空间关系 , 你就不怕孩子在数学里「迷路」!
不过 , 虽然大家都很重视数学 , 却常常忽视空间知觉的培养 。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 选择身边的事物 , 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 , 让孩子掌握形状、大小、方位等 。
比如 , 我常跟小妞玩「袜子球球」 。
我在叠衣服、收拾袜子的时候 , 小妞也会参与 。
一开始 , 我只是让她给袜子配对 。
她配好了 , 我会把一只袜子卷起来 , 塞进另一只 , 变成「袜子球球」 。 这样穿的时候拿起来就是一双 , 不会找不到另一只 。
这在小妞眼中这简直就是变魔术!她观察了很久 , 也搞不明白两只袜子 , 是怎么变成一个球球的 。
我就一边示范 , 一边告诉她:「把一只卷得足够小 , 另一只的口长得足够大 , 才能装进去 。 啊呜——就像一口吃一个大鸡腿 , 要张大嘴巴 , 才能吃进去 。 」
玩「袜子球球」不仅培养孩子的空间能力 , 锻炼小手肌肉 , 也能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 。
此外 , 这个阶段的宝宝都在学用筷子 , 我们也可以一边锻炼宝宝用筷子 , 一边学数学 。
小妞 2 岁左右的时候 , 最喜欢玩的是一个游戏被我们称作「吃积木饭」 。
游戏很简单 , 就是让她用筷子把积木从一个大碗夹到另一个大碗 。
后来 ,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 我会在大碗旁边放上她喜欢的小熊 , 然后引导她:「小熊饿了 , 它想吃 2 个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认几何图形);它想吃所有红色的食物(认颜色);它吃了 2 个红色三角形 , 还想再吃1个红色正方形 , 它一共吃了几块积木(简单算术)?」
这样玩 , 不仅培养了数感 , 也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 , 解决了学吃饭的问题 , 真的是一举多得 。 强烈推荐给吃饭时弄得满身满地的宝宝试试~
2~3 岁
3 岁之前 , 孩子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 , 用著名心理学皮亚杰的话说就是「动作即思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