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穷富对孩子重要吗( 二 )


网传,该小学筛选的标准是父母至少毕业于211院校 。
虽然校方辟谣说,不是以家长学历为标准,只是登记便于以后搞活动联系,但在美国,家长的起点,的确是学校分流学生的捷径 。
因家庭收入差距导致的贫富居住隔离,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了不同的学校,富人学区与穷人学区差异显著 。
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并不是有形的物质投入,而是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氛围和风气,如帕特南一语中的:“你的同学是谁,这很重要” 。
帕特南教授用一张图,让试图通过学校教育来翻盘的人瞬间清醒:
在成绩好却出身贫穷家庭的孩子中间,只有29%的最终从大学毕业,反而是成绩差的富家子弟却有30%的拿到大学文凭 。
可以看出,决定中学生能否大学毕业,家庭出身要比成绩更重要一点 。
父母的层次和学校的优劣,不仅影响了成绩高低,还决定了各方面资源的差异 。
帕特南教授将美国学校比作一个“共鸣箱”:富孩子带到学校的是资源,穷孩子大概率会制造麻烦,因此,在前者的学校是近朱者赤,到后者就变为近墨者黑 。
上层阶级的父母有广泛的弱关系,他们的孩子也会见多识广,更懂得如何运用关系资源提升自我 。
“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 ”
然而,下层阶级却处于另一个困境,所能寻求帮助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邻居,就如书中的描述,由于视野的局限和信息资源匮乏:“总是满心疑虑,犹豫不决,机会从手边流走,也不自知 。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波士顿郊外牛顿镇的调查说明,靠关系求职非常普遍,比例约占57%,高于当地人的想象 。
而在中国职场,调查显示,通过关系获得工作的比例整体上一直在上升,自2009年以来占到80%以上 。
所以,985、211高校不只是一刀切的应试能力体现,更是一种隐形的人脉、资源、社会关系象征 。
从原生家庭,到学校分流,再到社会资源的角逐,穷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就这样被一步步拉大 。
比寒门更可怕的是,寒门心态
《我们的孩子》触及的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会思考的问题:
我的孩子在当今社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他们能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在帕特南教授的研究中,阶层壁垒牢不可破,但也不是没有突破的可能 。
但就像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说:
“如果中国没有高考的话,那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怎么去拼过官二代和富二代?他们没有资源,没有人脉,也没有背景和金钱 。 而高考是唯一不看家庭背景的一场考试 。 ”
2018年夏天,山西临汾一个家庭上了热搜 。
3个子女,姐姐在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博连读,哥哥在某军校,小儿子收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培养出三个学霸的范玉华夫妇,其实并不富裕,一家五口挤在60平米简陋的出租屋里,生活了20年 。
尽管生活拮据,赚钱养家忙碌,但20年来,范爱华夫妇始终坚持着对三个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
他们让孩子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从不强迫孩子苦学,而是告诉他们要劳逸结合,学习和放松心情互不耽误 。
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相处,支持他们自己做决定,经常与孩子一起聊天、做一些缓解压力的小游戏等,还专门带孩子去打工的工地体验,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独立自强的性格 。
就算文化程度不高,但父亲范玉华清楚地意识到,教育是最好的投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