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的目的在于“育儿”, 因此必须考虑“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和“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犯错时, 该怎么正确引导?
1、温柔而坚定的教育孩子
《爸爸去哪儿3》有一个情节:
林永健的儿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儿夏天, 被村长要求看守糖果和冰淇淋, 两小孩经不住诱惑, 违反了规定, 偷吃了糖果 。
面对同样事情, 两位爸爸的语气和态度却截然不同 。
林永健怒气冲冲地训斥大竣:“吃什么吃?你为什么要吃?站一边自己好好想想去”, 然后转身走开了 。
而夏克立则把女儿拉到一边, 心平气和的告诉她:“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这样做?错了就要接受惩罚的道理, 然后让女儿去罚站 。 ”
受到批评后的两个孩子后来的表现也大不相同 。
被爸爸大声训斥的大俊, 从“冰淇淋事件”开始心中就有了疙瘩, 在之后各种活动中都和父亲赌气, 一直不配合 。
而被爸爸温和教育的夏天, 真心认错, 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 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罚站, 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也完全没受刚才事情的影响, 继续开心地玩乐 。
爸爸愤怒的训斥或平和的引导, 效果天壤之别 。
一个让孩子认识到了自己错误, 主动承认错误, 并情愿接受惩罚;一个让孩子不明所以, 郁闷赌气一整天 。
美国说话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研究者将妈妈们的吼叫声以超过85分贝的音量, 放给10名7至10岁的儿童听 。 之后让他们写出妈妈吼叫的内容, 结果只有13.3%的孩子写对 。
研究者称, 大声吼叫, 对管教孩子毫无用处, 音量越大, 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
因此, 教育孩子态度一定要温和友好, 至少不能发脾气, 等自己和孩子双方都比较冷静了之后, 再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告诉她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让孩子去承担相应的后果 。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 才能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的意见, 改正错误 。
2、批评前, 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泰国有个公益片, 一位演员乔装打扮成学校里修剪花草的园丁, 他推着小推车载着几盆花草路过泥泞的小路 。
当孩子放学时, 他故意将车子推翻, 寻求帮助 。 每个孩子都去帮忙, 甚至不惜弄脏自己衣服 。
当家长看到孩子满身泥泞出现在校门口时, 反应各不相同 。
有的暴跳如雷, 立马开始责备孩子;有的大吃一惊, 目瞪口呆;有的心平气和, 耐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
这时, 校门口的显示屏播放了刚才孩子帮助园丁的一幕 。 你看, 本应该为孩子的行为感到骄傲, 有的父母却因为孩子弄脏了自己而责骂孩子, 这不仅让孩子伤心, 还可能破坏孩子的热情 。
不论何时、何事, 一定要先听听孩子自己的理由, 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然后再下结论 。
3、教育切忌喋喋不休
知乎上有人提问:最反感父母是什么时候?
高赞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
一名男生说:“很多话讲一遍就足够了, 虽然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 但父母说的次数多了, 心里不知不觉就烦……”
一名女生也说:“父母说多了, 自己会产生逆反情绪 。 天天怀疑我早恋, 后来我故意早恋, 就是为了气他们……”
社会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黑色的熊, 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 很快在脑海中出现一只黑熊形象 。
为了让孩子心悦诚服而采用不断重复的方法, 不但不会起到正面效果, 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
批评的质量与其数量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 有效的批评应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和实质 。
推荐阅读
- 孩子和哪几种人交朋友最好
- 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
- 孩子叛逆父母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 孩子早教要点及注意事项
- 孩子送礼物父母应该接受吗
- 父母能代替孩子成长吗
- 孩子和父母讨价还价怎么办
- 孩子不会自觉完成作业怎么办
- 父母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
- 孩子做事没主次之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