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真正的用心教育孩子( 二 )


② 孩子的渴望和诉求 , 需要被父母看到
这一点和上一点相关连 , 每个人做任何事 , 其背后一定有ta的动机 。 这个动机就是渴望或者诉求 。 但是很多人因为只活在自己的频道里 , 就会忽视别人的诉求 。
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个字帖这件事情上"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呢?其实只要家长稍微肯用心去体察一下 , 就可以知道: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孩子在平时得到的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太少了 。 或者说 , 孩子太渴望被父母"看到"了 。
可以想象一下 ,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得到的肯定和表扬非常多 , 就好像一个人碗里有很多珍珠 , 那么ta很可能就会比较"慷慨" , 不会那么拘泥于一颗珍珠 。 如果碗里只有一颗珍珠呢?那是不是就弥足珍贵?
孩子作为全班那么多同学里面被挑出来的三分之一 , 被任命完成老师交给的这个任务 , 对孩子来说 , 这是价值的体现 , 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孩子这么认真的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 , 实际上也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 。 但是不管是价值体现还是责任心 , 妈妈都没有看到 , 妈妈活在自己的标准里 , 活在那些"应该"里 , 活在自认为正确的道理里 , 却唯独对孩子没有一点共情的能力 。
③ 父母的共情能力 , 决定了和孩子沟通的质量 。
如果父母能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 , 能读懂孩子 , 那么也就有了共情孩子的能力 。 有了共情的能力 , 才有可能感同身受 , 完成和孩子进行高质量的沟通 。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 , 没有前面的"一" , 就没有之后的"二"和"三"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支撑就是对孩子的共情(同理心) , 其实这不仅适用于家长之于孩子 , 应该说人与人之间都需要这样的支撑 ,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罐里的 , 每个人都需要和希望别人给到自己这样的情感支撑 , 尤其是自己的重要他人 。 作为孩子来讲 , 当然更是如此 , 所以 , 家长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孩子——明白孩子的内心 , 体察孩子的感受 , 领悟孩子欲言又止的渴望 。
在这个故事里 , 妈妈有自己的标准 , 在妈妈的标准里 , 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孩子应该怎样做 , 如果不这么做就是"错"的 , "不懂事"的 。 这种简单对立的二元思维 , 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孩子的否定和控制 。 我们一直在说"存在即合理" , 孩子之所以这么做 , 一定有ta自己的道理 。 如果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标准 , 看到孩子希望被看到、被表扬、被鼓励的渴望 , 并且将这一点反馈给孩子 , 让孩子感知到 , 那么孩子一定会获得情绪上的稳定 。 当情绪稳定下来 , 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 才会有效 。
但是大多数家长 , 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活在自认为正确的标准里 。 这就直接导致了孩子满心欢喜的来到父母身边 , 但是又沮丧的铩羽而归的现象 。
缺少共情能力 , 不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 , 诉求 , 需要 , 也就不能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 沟通必然无效 。 亲密关系 , 依恋关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 这一点 , 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
2. 孩子的拖拉磨蹭背后有对挫败的恐惧和逆反
不管是妈妈是要求孩子先去做数学作业(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比较差 , 所以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先把最难的做完 , 再做简单的) , 还是要求孩子在自己为她整理字帖的时候 , 先去完成其他作业 , 孩子都没有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 在妈妈看来 , 这就是孩子的拖拉磨蹭 。 但事实是 , 拖拉磨蹭是现象 , 背后却有其"正常的"心理机制 。
① 对挫折的恐惧
孩子的拖延实际上都是一种对困难的抵抗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 , 何为舒适区?就是在舒适区里呆着是最舒服的 , 从某种角度上说 , 没有人愿意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 对于文中的孩子来说 , 做语文作业和写字帖 , 她是比较胜任 , 容易做到的 , 所以这就是她的"舒适区" , 而数学她不会做 , 所以这就是她的"非舒适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