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 二 )


而五六岁以后的谎言 , 便是有意识的谎言了 。 在每一个谎言的背后 , 都有着孩子发自内心的诉求 , 为了逃避责罚、或者满足虚荣心讨好他人等!
小时候 , 他经常听别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 为了让别人觉得他很独立 , 他就到处哭穷;当听到老师说勤俭节约是好习惯时 , 他就天天吃同学的剩饭……
他之所以这么做 , 只是想让大家注意他、喜欢他 。
当班主任得知她这样的心声时 , 反问他:
优秀 , 你觉得你现在优秀吗?
他回答:
优秀!
班主任继续问到:
那你是凭什么如此优秀的呢?
他答到:
努力!
节目最后 , 他意识到自己谎言背后的诉求完全可以通过撒谎之外的行为来实现 , 邀请大家监督他改掉撒谎的毛病!
面对孩子的谎言 , 不急于发飙 , 冷静下来 , 追本溯源 , 仔细倾听 , 观察孩子的行为 , 了解孩子撒谎行为背后的诉求 , 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对症下药!
3、不要企图用大骂恐吓解决孩子的问题
知乎上有一位爸爸分享了自己和儿子关于“咬指甲”的谎言的事情 。
儿子每次都否认自己“咬指甲”这件事 , 撒谎说是在床头杵的 。
爸爸为了让孩子承认自己撒谎 , 便对孩子实施一轮轮“打屁股”措施 , 打到第三轮 , 在爸爸暗示“你承认撒谎 , 我就不打你”的情况下 , 儿子才不甘心的承认了自己撒谎 。
最后 , 爸爸为了让孩子记住“撒谎是错的” , 又补上了一顿揍 。
很显然 , 在整个过程中 , 爸爸用“打骂”的方式逼着孩子承认自己撒谎 , 当孩子说出实情的时候同样又因此遭受到了爸爸的一顿揍 。
然而 , 孩子是不是会就此改正呢?显然这个答案是无法肯定的 。
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严厉的惩罚威胁不仅会促使孩子撒谎 , 还可能造成孩子进一步的撒谎行为 , 为避免惩罚而学会继续掩盖事实真相的方法 。
4、正面认可更利于孩子坦诚自己的错误
发展心理学家 Victoria Talwar博士在一项说谎实验研究中 , 在问孩子是否偷看了答案之前 , 研究人员对两组孩子分别讲了两个故事 。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关于“狼来了”的故事 。 而在第二个故事则是华盛顿砍掉樱桃树的故事 。 因为小男孩承认自己用斧子砍了爸爸的樱桃树 , 爸爸说 , “听到你告诉我实话 , 比拥有一千棵樱桃树 , 还让爸爸感到高兴!”
实验结果表明:在听了第一个故事之后 , 参加实验的孩子反而更多地就是否偷看答案说谎 , 而听了第二个故事后 , 说谎的男孩数量下降了75% , 女孩下降了50% 。
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撒谎 。 孩子掩饰和撒谎的原因只有一个 , 那就是逃避大人的责怪 。 没有一个孩子天然愿意说谎 , 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真正被尊重、被爱的 , 他对父母有全然的信赖 , 有十足的安全感 , 他就不需要在“闯祸”后慌乱 , 也不需要隐瞒——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
当我们对孩子多一些认可、尊重与鼓励时 , 孩子的谎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的!
5、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
妈妈和姥姥一方面为了让孩子做童星 , 另一方面又不想耽误孩子的学业 。 于是总是向老师撒谎为孩子请假!
当妈妈埋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 主持人质问:
一个撒谎的妈妈的话 , 孩子凭什么要听?
如果孩子将来成为明星了 , 他也可以像姥姥和妈妈一样 , 单方撕毁合同 , 不履行合约 。 他也可以拍这边的戏拍一半不拍了 , 他会觉得哪有怎样?反正我撒一个慌就可以了!他将会完全契约精神 , 没有诚信 , 他就算是一个明星 , 一朵花 , 也终究是昙花 , 一下子就没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