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依恋物怎么办( 二 )


恋物癖是为了获得性满足 , 而依恋物是情感替代 , 两者区别明显 , 不应混淆 。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 , 青春期的恋物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教育不到位 , 心理发展受挫造成的 , 错不在孩子本身 。 家长应及早发现 , 及早介入心理治疗 。 )
强行戒断依恋物会引发其他“毛病“ 。
正因为一些大人对依恋物有误解 , 所以 , 时有强行把依恋物与孩子剥离的事情发生 。 孩子的“情感寄托”不会因为一个依恋物消失而消失 。
当孩子的依恋物被丢弃 , 他可能会发展出另一个依恋物 , 又或者是另一个行为来替代 。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写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小女孩 , 从小特别喜欢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块破羊毛布 。 妈妈在小女孩3岁的时候 , 强行拿走了这块布 , 导致小女孩虽然不吸吮拇指了 , 却在睡觉前强迫性咬指甲 , 常常把手指咬的鲜血淋淋 。
孩子的正常依恋行为是不会影响到心理发展的 , 反而强行戒除依恋物 , 一旦处理不当 , 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 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 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
等孩子准备好了 , 自己会放弃依恋物 。
等孩子准备好了 , 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了 , 他自己会主动放弃依恋物的 。
动画片《小乌龟富兰克林》中的小乌龟富兰克林也有一个依恋物 , 是一条又旧又破的小毯子 , 可妹妹也喜欢这条小毯子 , 富兰克林想了想 , 说:“我已经用不到它了 , 可以把它送给妹妹了 。 ”于是主动放弃了小毯子 。
对富兰克林来说 , 他迈出了成长中十分有意义的一步 。
值得一提的是 , 也有人一直到成年仍然需要依恋物陪伴 。
“洪荒少女”傅园慧就是一个例子 。 傅园慧的“摸摸”一直到现在还在陪伴她 , 挂在身上 , 几乎不离身 。
有人因此质疑 , 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太幼稚了?这是不是傅园慧被溺爱的证明?
傅园慧在游泳上取得无数傲人的成绩 , 性格又十分开朗乐观 , 并没有什么地方能证明“摸摸”让她幼稚 。 只要依恋物不影响他人或者自己的生活 , 都是需要被善待的 。
帮孩子戒除依恋物 , 爱是良方 。
如果孩子对依恋物的过于依赖 , 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 , 父母则需要帮助孩子减少对依恋物的依恋 。
依恋物本就是父母的爱的替代品 , 如果想让孩子戒除 , 不如用爱来替换 。
多拥抱和亲吻 ,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 这是最好的办法 。 没有什么比丰盛的爱更能治愈人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