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⑧|万科:以守带攻| 万科

【闯关⑧|万科:以守带攻| 万科】闯关⑧|万科:以守带攻| 万科
文章插图

闯关⑧|万科:以守带攻| 万科
文章插图

编者按:2022年伊始,乐居财经研究院联动《进深》《地产K线》《物业K线》《家居K线》四大栏目组,推出《闯关》系列策划,挖掘地产、家居和物业标志性企业的闯关故事。洞察近百家企业的运作方式,深度挖掘成功与失败的样本,以飨读者。
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2021年,是房企最艰难的一年,头部房企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稳居地产三甲的万科,早些年就对外高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2021年,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万科更是把稳健发展定为企业经营的第一要义。
在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万科就已经表明了态度,称没有把规模和速度当成唯一的目标来看待,需要在风险和收益方面去权衡,稳字当头是企业当前的应对。之后,2021年11月16日,万科在内部下发一份倡议书,提出转变黄金时代的惯性思维方式,倡导要“节衣缩食”,打造“战时氛围”。
虽以稳为主,但万科还是在2021年有着不俗的表现。在土地获取方面,万科在2021年的新增土地建面为2802.2万平方米,同样于百强房企中排名第二,新增土地货值为3940.3亿元。
经营上,万科提出了“管理红利”概念。实际上,万科致力于战略先行,抢占赛道,近年来一直强调转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在2021年,万科最重大的决定,莫过于拆分万物云于港交所上市。开发与经营并重,是万科很明确的一件事情。
尽管生存环境十分艰难,但万科依然稳中有进。万科总裁祝九胜曾说过,“我们是农民,我们不去预测天气,老老实实种地、耕地。”事实上,采取保守策略并不是坏事,相反的,它能让企业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主动控速
2021年,素有逆周期抄底传统的万科一改往日作风,转为全周期拿地。新一线城市及长三角区域城市,是其重点布局方向。
实际上,万科在中期业绩会上已表示,要在优先保障投资质量的前提上补充土地资源。上半年,万科新增项目95个,规划建筑面积约达1505.9万平方米,拿地金额达962亿元,居百强房企首位,月均拿地金额为160.3亿元。其中,万科在长三角区域所花费的拿地金额达486亿元,超过上半年拿地总金额的50%。
第三季度以来,伴随着拿地销售比不超过40%的监管新规出台,万科拿地速度有所放缓。2021年7月和8月,万科合计拿到了29个项目,而在9月份第二轮集中供地中,万科并未留下太多身影。
2021全年,万科合计的拿地金额达1274亿元,较上半年仅增长312亿元,可见,万科在下半年拿地中已主动控速。
拿地模式上,万科是出了名的稳健,在土拍市场的争夺战中,鲜少有其身影。而除了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取土地外,化身“白衣骑士”及城市更新也为万科增加不少土储。
如2021年7月份,万科接盘华夏幸福于南京江宁的孔雀城上元府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地块为当年的江宁“地王”,在2016年,由华夏幸福以14.8亿元竞得。而在此前,万科还接盘过蓝光位于石家庄、重庆、宁波等地多个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