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犯罪电影TOP1 七宗罪深度解析( 三 )


“我不想我的孩子来到这个众生皆有病的社会 。”
03 信仰与恐惧的循环:圣经,神曲与七宗罪
如果说第一个,第二个循环还存在于电影的显性层面,主干层面,那么第三个循环就存在于隐性层面,线索层面 。
这就是电影中最关键的三个线索:《圣经》,《神曲》与《七宗罪》 。
首先说《圣经》 。
傲慢等七项罪名最早就是出现在《圣经》里,从《创世纪》到《启示录》,经常出现这些罪行的描述 。
由于基督教的强大影响力,这七项罪行也开始逐渐流传开来,进入到西方的民俗,艺术,文化层面 。
比如一些神学家的宗教著作,比如托马斯·阿奎纳的作品;一些文学名著,比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弥尔顿的《失乐园》;还有很多画家的作品、中世纪教会人士的布道之中都可以找到痕迹 。

深度解读犯罪电影TOP1 七宗罪深度解析


其次说《神曲》 。
虽然七种罪名在《圣经》已经一一出现了,但是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总结论述,在但丁的《神曲》中,“七宗罪”才第一次被系统地阐释 。
《神曲》的主要情节就是但丁在死后离开人间,历经地狱,来到天堂的故事 。
但是在地狱与天堂之间,但丁首次创造出了“炼狱”这一概念:他的设定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 。
即使皈依了基督教,仍然会有污点,但是这些污点既不足以下地狱,也不足以上天堂,所以需要到炼狱去洗清,去赎罪 。
但丁继而设定,这种赎罪并不是毫无限度的,只有七种罪名可以被救赎,从轻到重依次是色欲、暴食、贪婪、懒惰、暴怒、嫉妒和傲慢,命名为“七宗罪” 。
不同于谋杀,通奸这一类不可饶恕之罪,这七项罪行是可以在炼狱中消除的,可以被上帝原谅的,在《神曲·炼狱篇》有如是说:
“他(天使)用剑锋在我的额头上刻了七个字母,说,你到了里面要注意这些伤痕 。”
深度解读犯罪电影TOP1 七宗罪深度解析


最后说《七宗罪》 。
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七宗罪》将《圣经》和《神曲》这两部重要作品巧妙地串联在了一起 。
在搜查约翰的家中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狂热的基督教信徒 。萨默赛特也推断:他并不认为自己杀人是在报复社会,而是认为自己在布道 。
最后约翰向警方提出要求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他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激情杀人犯,一个狂欢杀人犯,而是一个思想的囚徒,一个狂热的信徒 。
而萨默赛特和米尔斯正是从约翰的作案手法,反推测出他可能看过的书,比如《坎特伯雷故事集》,《神曲》,并通过图书馆借书记录最终锁定了约翰的身份 。
如果说《圣经》里耶稣察觉出了凡人皆有七罪,《神曲》里但丁相信罪恶可以洗刷,在《七宗罪》,约翰则认为众生皆平等,众生皆有罪 。
深度解读犯罪电影TOP1 七宗罪深度解析


以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三部作品,能发现一条清晰的思想变革史:
《圣经》成书约在公元100年,《神曲》成书约在公元1000年,《七宗罪》成片约在公元2000年,三部作品时间相隔正好大约1000年 。
在公元元年之时,人们总结有七种罪行充斥人间,在许多人身上 。
在公元1000年之时,人们相信经过赎罪,这些人可以洗清罪恶,到达天堂 。
在公元2000年之时,人们发现这七宗罪如同跗骨之蛆,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永远不会消失 。
2000年来,人们在一点点消灭黑暗,却发现黑暗扎根于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