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由来,波浪峙的得名

鼓浪屿由来

鼓浪屿由来,波浪峙的得名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隅的一座小岛,宋元时称园沙洲,明朝时改称鼓浪屿 。因岛西南角有一岩洞,涨潮时浪涛撞击发出如鼓的声音而得名 。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 。大自然用绿树红花碧草把全岛串成一个艳丽的大花环,一座座18世纪的欧美式建筑物镶嵌其间,错落有致,相映成趣 。这里空气清新,无车马喧嚣,却时闻琴声悠扬 。岛上居民的音乐素养较高,普遍喜欢钢琴和小提琴,我国不少着名的音乐家,曾在这种灵毓秀之地熏陶成长 。因此,鼓浪屿又有音乐之岛的美誉 。
波浪峙的得名鼓浪屿的由来,是因鼓浪屿有块高2米,中有洞穴的礁石,涨潮浪击礁石,有声似擂鼓而得名,因此被称为“鼓浪石”,所以有了鼓浪屿之名 。
八角楼的历史意义【鼓浪屿由来,波浪峙的得名】现状
如今已经成为酒店大堂和林氏家族博物馆的八角楼,姿态蹁跹儒雅,造型多棱角而不拘束,堪称鼓浪屿老洋房中的经典之作 。八角楼的由来,其实源自一件意外事件 。林维源的长子林尔嘉执掌林氏家族后,1915年的某天,其子在小楼做化学实验时引发爆炸,几乎将小楼炸毁 。林尔嘉在修缮小楼之余,还请来法国设计师,在大楼与小楼之间新修了八角楼,使得整个林氏府组成优雅的“S”形 。
建筑特色
虽然八角楼外观呈现的是淡雅的黛色,早年它的外墙用的则是低调脱俗的灰黑色涂料,清雅中透着大胆之风,也被岛上居民称作“乌厝” 。内部则是高调华贵的巴洛克风格,设计师像切割钻石一样重塑多棱体的房间,而门窗、入口柱廊那白色的拱券楣框上,则镶嵌着精美的卷草纹浮雕,凸显了主人殷实的家底 。八角楼看八方,日光岩、鹭江、老榕树换一个角度,鼓浪屿的一个个剖面渐次展开,而这,或许就是昔日八面玲珑的林尔嘉最初的选择 。
关于船的故事小时候,我见过的船,有运载货物的木船,还有渡船 。我生活在南安西溪北岸,在六七十年代,经常看到西溪河流船来船往 。据父辈们说,南安大桥未建造之前,溪美至美林设渡口对渡 。1960年建造钢筋水泥桥面的南安大桥,解放前,曾多次建造木桥,可是,遇上水灾,木桥就被冲废 。
         1972年,我的舅父从新加坡回国探亲 。那年,我和老爸还有南安的舅父,欢送新加坡的舅父去南洋 。我们一起去泉州港口,那一次,看到许多大船小船 。
         读小学的看到教科书里的船,在看电影时,也看到许多船 。
         记得小时候,我去姑妈家做客,搭乘溪美桑林木制渡船,人工摇橹撑杆行船 。那时,第一次乘座渡船;一艘木船,载十多位乘客,旧木船超载 。那时,我有点怕,一怕沉船,二怕翻船 。据说,乘座船时,禁说不吉利话 。
        记得八十年代,青少年时,去厦门大澄岛旅游,那时,乘座铁皮动力船,在海中浪花四射,品尝到咸味浪花,印象深刻 。
        记得八十年代末,我和姐姐去厦门鼓浪屿旅游,第一次乘座豪华客船 。有点好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
        我参观过,宋时,泉州远航货船,沉船在港口,然后,打捞起来,建造船馆展览 。
        我查阅过有关福建船史,郑和下西洋是从福州,船员大部份是泉州人 。当时,使用福船,有上百船上千人,浩荡的队伍,开往南洋等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