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万亿家装市场为什么没巨头?( 三 )


比如在设计环节,很多企业推出了BIM技术。理想状态下,这种融合可以规范施工图、避免材料浪费,实现精准报价,使用到的材料的属性、规格、价格、厂家、数量等都可以实现在线化,数字化可视化,十几年后翻修时,数字化的资料仍然可以使用。
一个比较满意的家装流程是这样的:

  1. 线上找到家装公司,报出需求;
  2. 设计上,消费者可以通过AR或者VR技术实现所见即所得;
  3. 用料上,有指定主材和辅材品牌的权利,能通过设计方案直接连接家居电商的在线定制和采购;
  4. 施工上,最好是家装公司有足够的品牌力,不需要监工,想监工也可以通过线上系统把控,非全包的情况下,所有材料入场和领用有清晰详细的记录;
  5. 验收,独立第三方质检公司进行质量监管;
  6. 资金,平台托管,分节点支付,满意后再确认付款。
最省心省力省时的,是在设计阶段全采用家装公司方案中,包括设计、施工、材料以及形成的报价。
这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路。
第一,用户端审美个性化和卖方标准化的冲突。
这种冲突在功能性的大部分硬装上可以达到统一,但在软装上永远不可能。
而为了以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单位成本,一些家装公司在单部品上会选择与较少的品牌合作,这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个性化和标准化的矛盾,在足够多的样本和用户规模下能得到改善,前提是要做到规模化。
第二,可复制性弱制约规模化脚步。
实现市场份额的集中,依靠的一定是可复制性,可复制性则意味着商品和服务是标准化的。
家装的标准化不仅包括产品还包括供应链标准化、施工标准化、展厅标准化、数据和流程标准化等。
在家装行业,有多种多样的标准需要人来把控,而人又是最难标准化的。
这又回到了上一个问题,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互联网家装面临的难题。
第三,规模化和口碑之间的悖论。
家装是一个涉及行业、产品品类极其多的工程,装修对人来说又极为重要,所以可能只是某一个环节的不完美或者不如意,也会让其他用户在选择时产生犹疑。
好口碑积累不易,坏名声唾手可得。这种效应随着在一个地区实施的工程增多,更容易放大。
行业玩家把目光放到B端及整个产业链,已经走在了以客户体验为导向解决核心问题的正确道路上,只是家装行业的陈年顽疾非一朝一夕可愈,这条路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2021年中国家装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亿欧智库;
【2】《中国家装行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
【3】《家装业务塑第二成长极,新零售转型保主业长青》,国盛证券;
【4】《增长逻辑:中国家装家居经典商业评论》,穆峰;
【5】《传统家装行业痛点分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6】《家装产业化,从认清互联网家装开始》,孟永辉频道
作者:贾乐乐;编辑:赵元;公众号: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
本文由 @市值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